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徽派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6年10月第36卷第5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YunanTeachersCollee    ygg Oct.2016

Vol.36No.5

徽派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梁 华

()汉江师范学院 艺术系,湖北 十堰 442000

摘 要]徽派建筑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艺术是独具特色的传统雕刻工艺,作为装饰的建筑材料在整个建  [

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三雕的工艺在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上渗透出徽州人的文化观念、审美理想、宗法理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宝库。关键词]徽派建筑;木雕;石雕;砖雕  [

]/doi10.3969i.ssn.1008-6072.2016.05.012  [j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J305   [A   [1008—6072201605—0059—03  [

包括今  徽派建筑主要指流行在古徽州地区,宣城市、江西的婺源、浮梁和浙天的安徽黄山市、江的淳安等地,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祠堂、牌坊、园林和民居等建筑样式中,它的形成过程主要受到徽州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自古以来,一方面,徽州人受到儒家伦理价值观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宗族家规礼仪的言传身教,重视读书和做官,知书达理。另一方面,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徽商对带动徽州地区、乃至周边几省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各行各业的繁荣都起到关键作用。正因如此,徽州深厚的文化传统、严格的朱程理学的封建制度和家财官形成独位显赫的标志都集中体现在徽派建筑上,特的充满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融木雕、园林、石雕、砖雕为一体,显得精致古朴,典雅自然。院、窄窄的小巷、坎坷不平的石板路,在历史的岁月中烙印下残破不堪的痕迹。正是积淀了深厚的历史痕迹,在今天仍然绽放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纯朴的人文景观和古朴典雅的建筑艺术。徽派建筑的结构主要由门楼、天井明堂、中堂三个部分组成。门楼最能体现屋主人的显赫地位,是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在徽州方言中门楼称为门阙,阙在古代封建社会的贵族侯爵中是重要的标志,因此,对门楼的建造和装饰就尤为重视。门楼的样式有:城门、宫门、府邸门、殿宇门、牌楼门、垂花门等。门楼两头往上翘,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门楣正中间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等字体的匾额,显得气派非凡。门楼吉祥的寓意、精美的雕刻、合理防雨用瓦片装饰,的设计使门楼蓬荜生辉。步入大门是前厅,接着就是天井。天井在徽派建筑中“上有天井,通天接气;下有明堂,四水归一”之意,集采光、防御、引水、聚财等功能,因此,天井在徽派建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堂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人会客的主要场所,中堂上方有牌匾、祖训、铭记和书画等,厅堂摆放有交椅、八仙桌和条桌。桌上摆放有钟、花瓶,屋主人徽派建筑的特点  一、  徽派建筑给人最初的印象就是青砖白墙黑瓦,高高的马头墙,房屋点、线、面的构架简洁大修筑在风景如画的田野边、方。村落群依山傍水,小河边、小山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高宅、深[收稿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年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2014B06

[,作者简介]梁华(男,广西博白人,汉江师范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教学和版画艺术研究。1975-)

YYSZXB

59 

梁 华:徽派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摆放有镜子,寓意终生平安、内心平静等。客厅显得庄重、古朴、雅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木雕艺术  在徽派建筑中,木雕是一种最常见的装饰艺术,在古朴的建筑外观更强调屋内的装饰美。安徽盛产木材,就地取材方便,对安徽的房屋建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木材料在徽派建筑中大量使用,尤其是内室,从柱子、横梁、门、窗户都用到木材,就是说建筑材料除了石砖就是木材。祠堂一般用结实的木做横梁和柱子,起到支撑的作用。住宅的房屋内部的结构主要是木材,木雕装饰成了古民居装饰文化的主要手段,雕花掇朵,富丽繁华。木雕的题材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山水、花草、寿星、八仙、舞乐百戏图、车马出行、仙鹤、仕女饮宴、莲花瓣、菊花、松树、鸡、鸭、猪、牛、鹅、羊等,“古黟木雕内容丰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表现民众现实生活的,如渔櫵耕读、抚琴吹箫、招亲送别、浣纱织布、习武竞技、游龙戏凤”[1]

,使人目不暇接。在雕刻手法上,有圆雕、根雕和浮雕,用象征寓意等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一块木雕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木雕雕刻人物众多,形象生动传神,线条婉转有力。为了追求最佳的视觉效果,在艺术手法上,木雕与彩绘相结合,增强视觉冲击力。为了把木雕装饰得富丽堂皇,描金绘银,就是用金箔描绘,色彩艳丽,有很多木雕经过几百年的历史依旧色彩鲜艳,光彩夺目。长期以来徽州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木雕的雕刻上反映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等,也给古徽州的雕刻艺术带来华丽的乐章。  三、石雕艺术  徽州人把石雕作为建筑材料广泛运用于建筑中,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石雕艺术是把石头按照徽州人的审美观念,造型图案和内容题材雕刻出来。可以说,石头在能工巧匠的徽州匠人的手里变成夺巧天工的杰作,雕刻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图像可粗犷可细腻,线条YSZXB

6 

0可流畅可稚拙。石雕的题材广泛,涉及动物、植物、书法、历史人物故事、梅兰竹菊、山水风景、纹理图案等。石雕的手法通常采用浮雕、浅层透雕、圆雕和镂空雕为主,一般采用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刀法精致又不失朴实大方,体现出鬼斧神工般的精湛技艺。石墩广泛用在祠堂、住宅的门口,有石狮子、石鼓等,寓意是这些庄严威武的形象就像守护神一样驱邪除魔。石鼓雕刻有祥云图案、梅兰竹菊等,寓意生活风调雨顺、气节和品行,给建筑增添一份生命的气息。石狮子在中国民间都是被用来镇守宅居的狮子是凶猛的野兽,通过大胆的夸张和变形,民间工匠把石狮子雕刻成威武高大的形象。石雕大量用牌坊和门楼的装饰上,牌坊和门楼也是集石雕艺术为一体的建筑元素。牌坊建造的目的是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教,镶嵌着栩栩如生的龙雕、怪兽雕和各种复杂的线条图像使牌坊显得格外醒目,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伫立在古徽州的大地上,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变得苍老。石雕艺术展示出徽州匠人高超的雕刻技艺,从石头中发挥奇特的构思:高山流水、亭台楼阁、花好月圆、梅兰竹菊、古松奇石,二龙戏珠。以写实的手法和寓意的方法寄托祖辈的家训,每一块石头都铭刻出人民的美好愿望。  四、砖雕艺术  砖雕也是徽派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坚硬的青砖上雕刻出人物、花卉、山水等图案用来装饰美化是徽派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雕刻手法有平雕、浮雕和空心雕,也有以线为主的雕刻,大多数用在门套、屋檐、柱础、门楼、门楣、屋顶、屋瓴等处,使建筑物既坚固耐用又庄重典雅,因此,砖雕在徽派建筑中功不可没。居民住宅一般采用梅兰竹菊、吉祥、万字纹、双钱等砖雕图案,砖的体积不大,属于长方体结构,在建筑中可以灵活运用,徽州地区雨水多,把砖用来筑基脚可以防雨防潮。祠堂的大门最能体现徽派建筑的气派和完美性,也是家庭主人地位的象征,采用石雕和砖雕结合进行建造。大门的门楼、八字门、门罩主要用砖雕来装饰,为了突出Y梁 华:徽派建筑雕刻的艺术特色

门罩,在门框上边的两边各嵌一根垂花莲柱,柱子下方雕刻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两柱间用两层横枋上嵌饰各种精美的砖图案,瓦檐用砖枋相连接,雕的斗拱或挑出的砖制飞椽支撑。整个大门就显繁复华丽。还可以把雕刻有人物、图得气宇非凡、戏出等的砖用在墙壁、马头墙等地方,使整个案、建筑物蓬荜生辉,和木雕、石雕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再者,砖雕力求雕刻的精细,线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展现了徽州砖雕的条流畅、精细和超高的艺术成就。砖雕历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明清以来兴质地坚硬的青灰起的徽派建筑大量使用砖材料,砖发挥到极致,使得整个徽派建筑既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有臻至完美的艺术特点。[]徐南铁.西递·宏村[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M].2016.

  结语石雕、砖雕是徽派建筑传统的雕刻工  木雕、艺,历史悠久、世代相传,技艺精湛,形成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三雕因修建豪宅运用而生,尽在装饰上精益求精,因而要求雕刻显其豪华富贵,上精雕细刻,尽施绝技,吸取民间工艺之精华,形成为中国成极富装饰味又稚拙天真的造型艺术,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参考文献]

【编校:饶咬成,蔡贤富】

ArtisticFeaturesofCarvinnHui-stleBuildins     giyg

LIANG-Hua

(,H,)ArtDeartmentanianNormalUniversitShian442000,China   pjgyy 

:W,,AbstractoodstoneandbrickcarvinsinHui-stlebuildinsareuniuetraditionalcarvinskillsofimortant           gygqgp 

,,,ositionoularardenwindecoratinconstructions.Thethreecarvinsareinfolkhouseclanhalltemleandhich            pppgggp 

,,theculturalideasaestheticidealclanconcetionofHuizhoudemonstratedeole.        ppp

:H;w;;Kewordsui-stlebuildinoodcarvinstonecarvinbrickcarvin    yggggy 

YYSZXB

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