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优势及应用探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中国 壤 驴虽 _工程技术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优势及应用探析 刘立军 (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摘要: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经常会出现各专业设计(如建筑、结构、设备、暖通)和 现场施工管理的信息交流滞后不及时,有时会造成设计图纸与建筑实际不相符或有冲突等情况,影响到建筑工程 施工的顺利进行。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其中BIM技术具有深 化设计、修改图纸、提供信息化等功能,具有很强的优势,对此,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 的优势及具体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BIM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数字化技术,近年来,在建筑 中,之后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整个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信 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改革 息库。 发展。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 工程设计的可视化、可行性、准确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加 强工程师、设计人员、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建筑 工程设计的有序进行。 1.BIM技术的概述 2.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优势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BIM技术存在很强的优势,主要包 括: (1)深化设计,在以往的建筑工程设计中,经常会出 现设计深度不足的情况,建筑工程模型只能从一个角度进 BIM是Building In form ation Modeling的简称,也就是建 行观察。在BIM技术下,通过碰撞检查的方式,对施工图 筑信息模型的意思。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BIM技术也相 纸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检测,这样设计人员就能针对不 应发展起来,属于一种数字化技术, 且该种技术逐渐应用 足,及时进行调整,使得建筑工程设计更加深入。 到各种项目协作方式中,这对我国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改 (2)修改图纸功能,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 革作用。BIM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中通过虚拟的方法建设一 活动中,可以通过信息、视图对建筑工程模型进行优化, 个三维模型,这样将传统的二维模型带入现代的三维模型 实现图纸修改。设计人员可以在BIM技术中直接找到施工设 通过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发现地表多覆盖粉质黏 处于中等发育阶段,路基填筑过程中可先清除表面软土, 土、碎石土,厚度处于3.4m~15m之间,下伏基岩为灰岩。 并对影响路基底部的溶沟、裂缝等实施注浆处理。 结语 该路段左侧呈现漏斗状,是当地地表水的排泄通道,山脚 处存在早前岩溶坍塌时形成的洞穴。地质测绘结果显示, 溶孔 溶槽发育显著,处于岩溶的中、强发育阶段 3.2钻探及孔内电视成果对比 在岩溶地区开展勘察工作意义重大,因岩溶地 勘察 工作烦琐、复杂,实际施工中需充分了解施工场地、地质 通过对地质测绘、物探结果的综合,发现该勘察工作 特征,全面掌握地质、分布规律,并给予勘探地区准确的 共沿着路基横向、纵向布置6个左右的钻孔。并且,对钻孔 评价,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本文通过对岩溶地 进行了针对性的试验,结果:①LK01钻孔。该钻孔多位于 区实施综合勘探发现:测绘技术能清晰、直观地掌握的岩 线路中心,钻孔深度处于3m 8m之间,多为溶蚀破碎带,溶 溶规律、发育特征,为勘探技术的选择提供保障;高密度 沟、溶槽发育显著。其中,半充填溶洞深度处于5m~8m之 电法能勘察出岩溶深度、发育情况,钻探技术通过岩芯的 间,充填物是碎块,根据孔内电视显示,溶孔、裂缝等形 直接取出,能全面了解内部充填、岩溶发育情况;钻孔电  态过度发育,和钻探结果基本相似;( ̄)LK02钻孔。该钻孔 视能从勘探孔内直接采集图像,准确定位岩溶发育现状,位于线路中心左 ̄1]4m一5m处,在半山腰。结果显示,溶蚀破 增强勘探资料的可行性,保证勘探工作的合理性、安全 碎带深度在14m以内,溶蚀现象过于发育,其中,半充填溶 性。综合勘探技术在岩溶地区勘察中的应用,能从某种程  洞深度处于1.5m一2.5m之间,充填材料是碎块。孔内电视结 度上消除单一方法带来的局限性,增强勘探资料科学性, 果显示,溶孔、 裂缝等形态过度发育,且局部被黏土、砂 为岩溶地区工程施工奠定基础。土填充,钻探、孔内电视结果基本相似;③LK03L、K04、 果显示,这4个钻孔比较完整,仅局部可见形态发育情况。 似。 参考文献 (电子版)。2014,10(20):1025-1026. LK05、LK06钻孔。这4个钻孔在山间低洼处或山腰,钻探结 [1]张翔.综合勘探法在岩溶地区中应用o1.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孔内电视结果表明正常,局部见溶槽发育,和钻探结果相 [2]王俊.电磁波CT技术在覆盖型岩溶地区地质勘察中的应 用Ⅱ】.铁道勘察,2016,20(1):59—61,62. [3】何伟,朱国金,李云,等.大公山隧洞潘所海段岩溶工 43.46. 3.3勘探成果 本次综合勘探结果显示, 该路段地层为中风化的灰 程地质问题及应对措施U1.人民长江,2013,44(12):41— 岩,测绘、钻探、孔内电视结果基本相似;路基段的岩溶 98一 一工程技术 ?lNCl 0—6 。 ? …史县新棼 虽…/ 10400 1O∞O 姗 2400 踟 2400 10400 19∞】1艇敬瞻11 6∞J牾a 2●∞2翩0 2 ̄o00 2硼0 2B0。 2埘 强。o 2{∞ l枷16翮】1强 删 1硼乜l9∞ 1 1 l 1 1’ l l 1 ’ 1 11 1 1 量 量 萤 量 富 鍪. g 窘 嚣 量  _星 g 虽 萋 ” J 餮 甍 8 霆 基 晷 量 - 蜀 鬯 彝 1 ● 量 萎 萎 鑫 = ● 8 -: 曼 _ r 寒 基 6姗f I ol一龇I 30o【 ∞l如 。 一烈∞ 拍4 椭I瑚I一蹦∞I驹4 Is∞【 l ’104 00— 1 ’1o。00 1— 10000’ 一1 ’104 00’ l l 1 {0ioo l 1 图1 计图纸中的关键,节省了设计时间,避免了以往繁杂的修 设计中的不足。在本设计中,通过BIM技术,将各个专业 改。 图纸、视图、明细表呈现在一个数据库中。在对建筑工程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进行处理时,利用BIM技术中的Autodesk Revit Structure 平台,将工程设计中的各项参数变化,如平面、立面、剖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大多是从自身专 面、模型视图等,及时反馈到工程总体视图中,对参数的 业方面对建筑结构模型进行设计,使得工程设计中有很多 变化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了设计、文档的一致性。同 不足,BIM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变了这种情况。在建筑工程 时在本次建筑工程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各 设计中,BIM技术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协作体系平台,让各 专业设计之间的沟通方式,减少了各专业图之间的提资工 专业设计人员在平台工具中进行设计,实现了设计信息共 作的重复进行,降低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设计误差,提高了 享,加强了工程设计的沟通交流。 设计的深度。在BIM技术下,建筑工程设计绘图的时间得到 3.1工程概况 极大缩短,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效率。 本工程地处中山市南区。总建筑面积为26466.25m , 其中地上21230.46m ,地下5235.79m 。项目为1栋综合楼建 结语 筑,由东西塔及裙楼组成其中下部裙楼为3层商业建筑,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设计中,注重BIM技术的应用 西塔为l7层商住楼,东塔为9层旅馆,地下l层为停车场。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在实际 首层基底占地面积3008.84m ;建筑高度其中东塔商住楼为 中,设计人员要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BIM技术的 59.650m,西塔旅馆为39.85m。本工程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 优势,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从而全面促进建筑工 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 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设防烈度为7度(0.1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风压0.65, 参考文献 体型系数1.3,场地类别为3类;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 [1】杨彦明.浅析Bt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 级。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选用 400、 500PHC钢筋混凝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75. 土高强预应力静压管桩。其中东塔结构平面图如图1所示。 『2]朱丽影.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田. 3.2 BIM技术的应用 商品与质量,2015(29):13—14. 在本次设计中,设计人员给出的施工初步设计图中, 『31赵洁.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Ⅱ].科 3#楼梯侧的结构剪力墙与楼梯防火门洞之间发生了矛盾, 技与企业。2015(14):136—137.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消除了 身份证号:4420001 981 041 671 56。 ..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