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进童心

来源:画鸵萌宠网


走进童心

奎屯市实验幼儿园 李红霞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世界,他们用他们的眼光、思维对世界进行着他自己的独特理解。而在幼儿教师10多年的生涯里,始终不能理解其真正内涵,但在一个教育活动中,却清晰了他的寓意。

那是在组织大班一个语言活动看图讲述《猫医生过河》中,活动前,我将四张图片挂在活动室里,只见孩子们三五成组的兴致勃勃的边看边议论了起来。这时,我突发奇想,何不让孩子们自己来当老师呢?于是,我将设计好的活动思路进行了大换位:我不讲,而是提出问题,图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孩子们又仔细的研究了起来,过一会,我要求他们开始讲述。原想这个故事的结果也就无非就那么一种,可在听4个孩子讲述以后,我却发现,孩子们的思维真是神奇、广泛,四个孩子四个结果,而且又那么合情合理,在成人眼里原本大一统的结果却被孩子们描述的那么栩栩如生,我边听边记录,边赞许,孩子们得到鼓励,讲的更起劲,而且没有结束的意思,最后,我只好说,你们讲的真好,我已经把它写了下来,我们以后讲给别人听,没有讲玩的等会儿我们再来讲,也给你们写下来,孩子们很不情愿的开始另外一个活动。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孩子的学习是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为此,正象朱永新教授所说:教育是心灵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应在尊重主体,除了尊重还是尊重,我们应尊重他们的学习特点、兴趣特点,因势利导。我们更关注的是你要交给孩子什么,是知识?是能力?是心灵的呼唤?顾名思义,在21世纪信息化、数字化年代,我们

应该研究孩子如何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使他终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在这个故事里,因为有了对孩子的尊重,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老师们,请真正的了解孩子、认识孩子吧!让我们的教育也真正为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自由翱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