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移动学习及其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36卷第4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1.36 NO.4 2013年O4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ADr.2013 移动学习及其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郝立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考试中心,北京100031)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以其灵活、自主、操作性强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广 受人们欢迎的学习模式,但其在发展中也受到了理论不成熟、学习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移动学习 模式等问题的困扰。移动学习的成功,必须依赖良好的编码能力、高效的传输通道以及学生对信息 的接收,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移动教学的广泛 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2013)04一O151一O2 网络的快速发展及电脑的大规模普及,使得通 求教师在描述、传递教学信息时,一定要清晰准确无 过网络远程教育进行学习越来越方便可行。网络学 误;编码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形式不要太复 习的好处在于师生均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空 杂;每次让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应适度,以免影响学习 间,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 效果,过大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过少则会使学生 学习交流。移动学习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 觉得枯燥。[2]同时,成功的移动学习还要确保传输通 有教育模式的创新,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范围,具有 道的畅通,只有让学生顺利地接收到信息,才能消除 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对移动学习的陌生感。一般来讲,传输信道主要 为无线信道,技术上一般采用微波传送,但微波有明 一、移动学习及其存在的问题 显的不利因素,除了传输效率较低外,最为突出的就 移动学习是将移动通讯系统、计算机、互联网与 是受高层建筑等的影响较为显著,容易产生信号盲 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开展远程学习和培训的学 区或覆盖面较弱的区域,使得学生在接收信息时,或 习模式。移动学习的优点在于学习者可以借助移动 者完全无法接收,或者接收时断断续续,这都会影响 电话、平板电脑或台式机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1 它 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移动学习的成功与否, 突破了对“线”的依赖,真正达到了随时随地提供学 还取决于学生对信息接收的认可度,由于手持设备 习的目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 往往内存低,屏幕小,分辨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不 课程,发现任何问题时均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移 可避免地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不良的影响,从 动学习既具有固定学习所具有的广泛性、交互性以 而降低学生对信息接收的认可度。因此,要确保移 及高效性,同时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带来 动学习的成功,教师在进行策略研究时,应充分考虑 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和随时化 到上述各方面,扬长避短,以使学生在移动学习中达 学习的需求,灵活简单,操作性强。 致最佳效果。 移动学习主要包括信息源编码、信道传播及学 移动互联网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了,但移动学 习三个环节,因此,成功的移动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 习发展的速度较慢,实际应用范围较小,之所以如 件:良好的编码能力,高效的传输通道以及学生对信 此,源于现实中移动学习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 息的完好接收。要保证信息源的清晰可靠,这就要 一,相关理论不成熟,技术研究不深入。关于移动学 收稿日期:2013—02—27 作者简介:郝立兴(1985~),男,河北邢台人,实习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教学研究 习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策略的探讨,缺乏必 2013年O4月 使得学生通过每个单独的小片段的学习后,能够将 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成完整的学 要的针对性,而相关技术的研究也仅限于网络技术 的探讨,很少有专门的远程教育专家参与其中,致使 相关技术难以满足远程教育的个性化需求。移动学 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因此,必得依赖具有明确 针对性的理论及相关技术的支撑,才能更好地促使 其发展。第二,移动学习资源较为匮乏。移动学习 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学习资源不够充足,很多学 习体系。这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有利于学生利用零 碎的时间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移动教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教学,不要 求明确规定教学目标,应该多借助简短的测试等方 法,将教学目标分解量化,使学习者不仅清楚该教学 单元的教学目标,更能通过练习、测验等方法,检验 习体系不具有连贯性,有时仅仅只是简单地播放 PPT视频,没有针对移动学习的特点录制专门的学 习视频_3],因此,开发设计适用于移动学习者的学习 资源,对于移动学习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库 在构建过程中,要从移动学习的角度出发,满足移动 学习的要求,并能够有效地支持学生与教师间的互 动。第三,缺乏有效的移动学习模式。移动学习与 传统学习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更多地强调学习的体 验与互动交流,而现有的学习模式大多不能满足这 一要求。第四,没有相关的管理标准。目前,移动学 习并未被纳入到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之内,这将制 约移动学习的发展。第五,学习设备的不统一。_4 用 户终端的多样化,使得移动资源的制定难以标准化, 因此,如何设计出适应所有设备的移动学习资源与 支持系统,也是移动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学习,较传统的学习 更加自由,学生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移动学习具有明显的优越 性,但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 换句话说,移动学习必须以自主学习为主,而自主学 习的核心就在于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以激发 其主动学习的欲望,因此,移动学习必须通过制定相 应的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始终处于 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中。l_5 良好的习惯与学习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移动 设备的日益丰富,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因此,要培养 学生合理使用移动设备的习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 互动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外界环境的诱惑。 移动学习的优点在于自由,环境自由,时间自由,但 这也存在着相应的缺陷,环境、地点的不断变换,对 长时间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保持良 好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在信息资源的录制上,应尽量 缩短学习单元,使每个单元间保持一定的知识关联, 自己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需要指出的 是,移动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但教 师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充 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他们的兴趣,创造性地 钻研教学内容,对知识进行再创造,使枯燥乏味的知 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让每堂课都 变得生机勃勃。具体而言,教师应通过移动设备对 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提 供帮助;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 引导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引导学生自我约束和 做好学习计划,以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这一 有针对性的引导,可从课堂环境创设、学习任务设 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以激发 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教师在提高自身素养,追求 教学艺术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 的基础上,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 稳定其学习兴趣。 移动学习属于第四代远程教育。与第三代网络 学习相比,移动学习具有更强的灵活性。移动学习 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将网络教学的内容完全照搬 到移动设备上,应通过对移动学习的深入分析,了解 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设计。在移动学 习过程中,教育者仍应当承当一定的责任,应指导学 生更好地利用移动学习的便利,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使得学生在自由的条件下能更好地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桂英.基于云教育平台的自主移动学习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 技术,2011(11). [3]任海峰,赵君.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EJ3.成人教育,2010 (1). [4]崔健.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9. [2]叶成林.移动学习研究综述_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51周丽红,吴筱萌,尹欣.网络学习者自主学习状况的研究[J].中国 电化教育,2OlO(6). 责任编辑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