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上0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来源:画鸵萌宠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字词理解】

①行军:行营、军营。

②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③故园:故乡。

④送酒:化用典故,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⑤傍:靠近。

【内容描述】

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在远方思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它虽然无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也一定不负秋阳,在沦陷都城的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

1

【全诗赏析】

诗人在重阳节行军途中想要登高而无知音相伴的孤寂,以及对家乡菊花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长安的忧虑和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主旨】

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表达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写作特色】

这首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此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考点精炼:

题组一

(1)【词语理解】诗中的“故园”指的是什么地方?(1分)

(2)【思想感情分析】诗人借“故园菊”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2

题组二

(3)【阅读理解】诗题中“九日”指什么?依据本诗,请写出与“九日”相关的习俗?

(4)【思想感情分析】“无人送酒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2分)

题组三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番禺区期末真题】

(5)【画面描绘】“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

(6)【思想感情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分)

题组四

(7)【词语理解】诗句“应傍战场开”中的“傍”字是什么意思?(3分)

(8)【思想感情分析】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题组五

默写诗句

(9)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

, 。 4

(10)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遇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是: , 。 (11)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 , ”两句寄托 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参考答案

题组一

(1)【词语理解】(1分)“故园”指的是故乡长安。

(2)【思想感情分析】(3分)诗人借“故园菊”抒发了对家乡菊花的怜惜,也表达了诗人对长安家人的忧虑与牵挂,同时还寄寓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答对一点2分,签对两点3分)

题组二

(3)【词语理解】(2分)“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1分),与“九日”相关的习俗有“登高”“饮酒”“赏菊”(1分)。

(4)【思想感情分析】(2分)“送酒”化用典故,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酒”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1分)。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行军途中想要登高而无知音相伴的孤寂(1分)。

题组三

5

(5)【画面描绘】故乡的菊花不负秋阳,在战火纷飞的战场边竞相开放的孤寂而凄凉(孤独、凄清、凄凉)的画面。(描述想象画面,能把句子意思翻译出来1分、概括画面特点1分)。

(6)【思想感情分析】表达了诗人登高怀远时的孤独寂寞(1分),对菊花的怜爱(惜花)之情,对家乡的思念(1分),以及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1分)和对和平的渴望。(1分)

(情感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题组四:

(7)【词语理解】靠近

(8)【思想感情分析】寄托着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国事的忧患、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或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题组五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0)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11)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