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来源:画鸵萌宠网
科技信息. 基础理论研讨 论金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漯河市分校 李松贺 [摘要]近年来,我国会计改革不断深化,但是我国会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 , 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建设 新《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 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加大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要求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出沉重的代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职 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 做官的要讲“官德”,执教的要讲“师德”,行医的要有“医德”,经商 的要有“商德”,等等,这里说的便是他们的职业道德,即人们在从事各 种特点的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职业 道德来源于职业实践,会计亦如此,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更为重要,这已成为 单位负责人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否则将付 人们的共识。 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 较强的原则性,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 的精髓,起着主导作用,它主要包括: 一、为民理财原则 它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会计工作的共同职能是为人聚财、 用财、生财,即为民理财,这体现在人民群众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要求会 计人员当好一个“好管家”,做到聚财有道,生财有方,用财有效。 二、廉洁公正原则 这要求会计人员自身必须廉洁和办事必须公正,如果会计人员自 身不廉洁,很可能丧失原则,做不到办事公正。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 做到不义之财不取,在金钱面钱不动摇,眼不红,手不痒,不沾,不拿,不 贪。 三、集体主义原则 这要求会计人员办事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之 间的关系时,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顾全大局,集体利益高于一 切。 四、合法利益原则 会计职业活动的核心是通过提供真实的经济活动信息,提高经济 效益,这就约束会计人员不能不顾一切去追求各种利益,也不能由于工 作失误而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失。 但是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 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也出现了不同的声誉,他们认为“一切向钱 看”,有了钱,一切都好办,“给小钱办不事,给大钱办大事,不给钱不办 事”等等,通过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有直接伪造、变造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等,使会计信息失真。此外,像“中农信”倒 闭、上市公司丑闻(如琼民源事件、红兴实业事业、银广事件)等,一些事 件相继发生,令人触目惊心,令人深思,发人深省,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 真的根源多种多样,但会计人员参与其中不乏其人,这些主动或被动违 背职业道德标准的事件为什么屡屡得逞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迫于领导的指示,被动造假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有的不是不知道其道德标准,不是不知道 其危害性,但由于领导的压力、被动做假账,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 令会计人员作出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如作假账、搞账外账、提供虚假 会计报表行为,若会计人员不从就会遭到调岗、离岗,他们不得不顺从, 这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二、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13渐淡薄 会计人员整天和“钱”打交道,虽然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廉洁公 正,但是还会有少数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比较低,对法的意识不强,为了 谋取个人经济利益,做出如公包私囊的事情,还有一些人是不求上进, 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和敬业精神,他们知识贫乏老化,专业技术水 平低,无法按新规定去开展工作,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制度、准则了 解不多,就更不能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 三、会计监督走形式,难为名实相符 在经常工作中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造成企 业法律意识淡薄,放松了自我约束,当企业的财务行为与会计法规制度 发生抵触时,往往片面搞经营而放松监督,况且目前会计监督、财务监 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标准又不统一,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造 成各有关监督不能有机结合,单位领导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设立内部 审计,但这种机构还是有本单位会计兼职,基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还 有我们国家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惩罚性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 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助涨了造假的气 势。 四、政府管理部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达指标或 国企扭亏任务或其他,逼得企业为了对上不得不造假树地方形象。 在一个欺诈和舞弊盛行的社会里,弱者得不到公正,坦诚者最容易 受到伤害,建立一个以诚信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 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现象少发生,甚至不发生呢?造成这些不良的现 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几点浅薄 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规则规范与会计行为规范 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职业道 德规范要求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 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内容。 尽管有了像《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规对会计行为的规范, 但收效甚微,形同虚设,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外,还存 茵行为规范不 够完整、系统、具体等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对每项会计行为,其合法、违 法的界限含糊不清等等,而为我们所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中,会计应用 理论应包含会计准则理论,叉包括会计行为理论,会计行为规范理论的 内容一般应包括:会计行为是怎样形成的,会计行为主体是谁,会计行 为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会计行为如何优化等等。 二、加强会计监督 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完善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大监管 力度,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产生外在压力,规范其从业行为,内部 单位负责人的重视,单位负责人在任用会计人员时,应当审查会计人员 的职业记录和诚信档案,选择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好,无不良记录的 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开展对会计人员的道德 和纪律教育,并加强检查,督促会计人员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在制度建 设上,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约束机制,有效防范舞弊和 经营风险。外部社会舆论的监督,要以新闻媒体为阵地,广泛开展会计 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促进 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深入人心,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正反典型的 宣传,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通过外部监督,使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 息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随着改革形为的深入,企业拥 有了更广泛,更全面的自主权,权力没有监督和制约就会产生腐败,权 力越大就更需要制约,理财权力越大,就更需要会计监督,只有重视和 加强各级组织、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才能有效地搞好会职业道德建设,更好地提高广大会计工作者的思想 道德素质。强化会计监督职能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造假现象的有 力挑战,也是防止和发现会计造假的有力措施。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是要集中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当前全国会计人 员新制度,新准则的继续教育,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列为会计人员继续 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向会计人员讲授职业道德知识,提高其认 识,增强在实际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再者是会计人员13常对 会计职业道德的自我学习和修养,最后是会计人员要自觉严格地要求 自己,不断上进,努力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使自己 的专业水平提高,从而按要求去记账,使会计信息真实。 四、加大奖惩机制 对遵守道德规范者,奖给他们所渴望获得的,对满足自身需要有重 大意义的东西,对违反道德规范者,剥夺他们不愿失去的,能满足他们 自身需要的东西,不同的行为得到不同的效果,引导会计人员的行为走 向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会计法》规定:“对认真执法、忠于职守、坚持 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对于那些 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优秀会计人员应进行相应的表彰,将物 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如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晋升一级工资、授 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等,像中铁十六局四处原财务科副科长黄菊 生同志,正是这样一名难得的好会计,他长期勤恳工作,在自己的财务 岗位上做出优秀的贡献,在他病逝后人们清理他的办公桌及分管的账 目时,发现他l9年经手的账目分文不差,保管的现金一分不少,处理的 业务清清楚楚,令领导和群众肃然起敬,他被授予“敬业廉洁好干部”、 “献身企业的模范财务工作者”等等。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人员,如: 业务素质低、专业水平低下,根据轻重可采取通报批评、罚款、吊销会计 资格证、暂停执业等方式。通过对优秀会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营造 抑恶扬善的环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体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 质。 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从业人员道德素质,造就出高尚 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会计职业道德培训教材》.现代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03年1O月出版 [3]杨智《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2003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