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使学生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探究的素养。 [教学目标]
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5、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 6、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 7、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3、摄氏温度的定义。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开始,学生们真正开始接触物理、了解物理、学习物理。因此要本着从简单入手、从现象入手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研究的方法。本节的两个重点内容是“物态及其变化”和“温度及其测量”。本节内容安排上注意体现了《课标》中三个维度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上
1 / 5
主要介绍了温度的概念与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
关于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过,但学生对于不同状态物质的特征并不太理解。不过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相信多数学生会很轻松的理解本节所学。
温度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但教材的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就可以了。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至于温度的测量、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虽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温度的测量,对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教学过程简述]
本节课我设计用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 1、物质存在的状态。 2、物态变化。 3、温度的概念。
4、实验用温度计(其间要讲授摄氏温度和介绍热力学温度)。 5、体温计。 6、其他温度计。 最后,练习巩固。
优教提示:教师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学生完成本节课的预习任务,反馈预习情况。 环节1:物质存在的状态 情景1:观看影片。
对冰加热,熔化成水,再汽化成水蒸气。 问题:冰去哪了?水又去哪了?气从哪来? 引出:同一种物质可以以三种不同的状态存在。
进一步引出:物质三种状态的名称(固态、液态、气态)。
过渡:物理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我们学习物理就从区分物质的状态开始。 情景2:物体分类(学生活动)。
2 / 5
出示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分别回答其状态。 观察分好类的三堆物体,思考其共同点与不同点。
引出:固、液、气的不同特征。并填写“固、液、气特征表”。 固、液、气特征表
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环节2:物态变化
情景3:再次观看影片《水的变化》。 问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总保持不变吗? 问题2:在什么条件下,水发生了状态的改变?
引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发生变化。“温度变化”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条件。
环节3:温度的概念
引入:现在天气很热,过一段时间会变凉,而冬天会很冷,春天时天气较暖。“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
体验1:教师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步骤1: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感觉和右手感觉。
步骤2: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感觉。
体验2:请学生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泡沫块,并描述感觉。
步骤1:触摸塑料泡沫块,说感觉; 步骤2:触摸木块,说出感觉; 步骤3:触摸金属块,说出感觉。
引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
形状 一定形状 没有固定形状 没有固定形状 体积 一定体积 一定体积 没有一定体积 3 / 5
工具来测量。 环节4:实验室温度计
体验3: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温度计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1、实验室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3、上面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
4、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 5、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6、0℃是怎样确定的?100℃是怎样确定的? 7、1℃又是怎样确定的?
8、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以下和100℃以上? 练习1:练习温度的读数。
引出问题:有没有最高的温度和最低的温度?它们分别会是多少?
引出绝对零度的概念,并让学生阅读科学窗,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体验4:进行温度的测量。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学生自由测量;
教师总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再测量。 环节5:体温计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演示视频:体温计”)
问题:如何测量人体的温度?
由读数时不方便,引出专用的温度计——体温计。 体验5:观察体温计,回答问题 结构上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刻度范围、外观形状、内部液体、缩口等。 并针对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进行讲解。
4 / 5
环节6:其他温度计
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的图片
(优教提示:请打开素材“动画演示:温度计的种类”)
环节7:练习 [教学板书]
一、物态变化 温度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 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
二、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三、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四、温度
五、温度计与温度的测量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