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4章 香料香精的检验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4章 香料和香精的检验

知识目标:

 了解香料和香精油脂的类型、功能和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熟悉香料和香精理化检验项目

 掌握香料和香精理化检验项目的常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   

能进行检验样品的制备 能进行相关溶液的配制

能根据香料、香精的种类和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能按照标准方法对香料和香精相关项目进行检验,给出正确结果

案例导入: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的检验人员,供应商给你公司送来了几种香精样品,你如何才能判定其质量是否合格呢。

课前思考题:

 香料与香精有什么区别?  天然香料是纯物质吗?

香料是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是配制香精的原料。香精则是由数种乃至数十种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调和成具有某种香气或香韵及一定用途的调和香料。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香料香精的需求量日趋增加,日用化工(化妆品、洗涤剂等)、食品、造纸、涂料、烟酒、印刷等工业中应用也日益广泛。 根据有香物质的来源不同,香料可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天然香料是从天然含香动植物的某些器官(或组织)或分泌物中提取出来,经加工处理而含有发香成分的物质。天然香料又可分为动物香料,如:麝香,灵猫香、海狸香、龙涎香;植物香料,如:甜橙油、柠檬油、薄荷油和留兰香油等。合成香料则是利用单离香料或化工原料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制备的香料,如:香兰素、苯甲醛、柠檬醛等等,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萜烯类、芳香类、合成麝香及脂肪类。

香精是一种人工调配出来的香料的混合物,具有某种香气、香韵及用途。按用途的不同,香精可分为:日用香精、食用香精、工业香精;按形态的不同,香精可分为:水溶性香精、油溶性香精、乳化香精、粉末香精;按香型的不同,香精可分为:食用香型香精、酒用香型香精、烟用香型香精、花香型香精、果香型香精、非花型香精。

4.1 香料的感官检验

香料的感官检验包括香料试样的香气质量、香势、留香时间以及香料的香味和色泽等指标的检验。为尽量避免不同人感官检验的差异对检验结果带来的误差,通常采用统计感官检验法。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有一点鉴定法、两点嗜好鉴定法、两点识别鉴定法、两点双鉴定法、三点识别法、一对二点鉴定法、顺序法、极限法、三点嗜好鉴定法、二对二点鉴定法等。

4.1.1 香气的评定

1

香气是香料的重要性能指标,通过香气的评定可以辨别其香气的浓淡、强弱、杂气、掺杂和变质的情况。香气的评定,是由评香师在评香室内利用嗅觉对样品和标准样品的香气进行比较,从而评定样品与标准样品的香气是否相符。

1.标准样品、溶剂和辨香纸

(1)标准样品:是由国家主管部门授权审发,经过选择的最能代表当前生产质量水平的各种香料产品。并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定期审换,一般为一年。

不同品种、不同工艺方法和不同地区的香料,用不同原料制成的单离香料,或不同的工艺路线制成的合成香料,以及不同规格的香料,均应分别确定标准样品。标准样品要妥善保管,防止香气污染。

(2)溶剂:按不同香料品种选用乙醇、苄醇、苯甲酸苄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十四酸异丙酯、水等作溶剂。

(3) 辨香纸:用质量好的厚度约为0.5 mm的无臭吸水纸,切成宽(0.5~1.0)cm,长(10~15)cm。

2.香气评定的方法和步骤

在空气清新无杂气的评香室内,先将等量的试样和标准样品分别放在相同而洁净无臭的容器中,进行评香,包括瓶口香气的比较,然后再按下列两类香料分别进行评定。

(1)液体香料

用辨香纸分别蘸取容器内试样与标准样品约(1~2)cm(两者必须接近等量),用夹子夹在测试架上,然后用嗅觉进行评香。除蘸好后立即辨其香气外,并应辨别其在挥发过程中全部香气是否与标准样品相符,有无异杂气。天然香料更应评比其挥发过程中的头香、体香、尾香,以全面评价其香气质量。

对于不易直接辨别其香气质量的产品,可先以不同溶剂溶解,并将试样与标准样品分别稀释至相同浓度,然后再蘸在辨香纸上待溶剂挥发后按上述方法及时评香。

(2)固体香料

固体香料的试样和标准样品可直接(或擦在清洁的手背上)进行评香。香气浓烈者可选用适当溶剂溶解,并稀释至相同浓度,然后蘸在辨香纸上按上述方法进行评香。

在必要时,固体和液体香料的香气评定可用等量的试样和标准样品,通过试配香精或实物加香后进行评香。

3.结果的表示

香气评定结果可用分数(满分40分)表示,或用纯正(39.1~40.0分)、较纯正(36.0~39.0分)、可以(32.0~35.9分)、尚可(28.0~31.9分)、及格(24.0~27.9分)、不及格(24.0分以下)。

4.1.2 香味的鉴定

对食用香料,除进行香气质量的鉴定外,还需进行香味的鉴定。方法是取试样的1 %乙醇溶液1 mL,加入250 mL糖浆中,用味觉进行鉴定,应符合同一型号的标样。

4.1.3 色泽的鉴定

香料的色泽是香料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香料色泽的鉴定是通过比较待测试样与标准比色液的色泽是否相符(液体试样),或在指定范围内(固体试样),以确定试样是否达到质量标准。

2

1.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液:c(K2Cr2O7) = 1.0 g/L。准确称取经烘干至恒重的重铬酸钾(保证试剂)1.000 0 g于100 0 mL容量瓶中,加2 %的硫酸水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2)重铬酸钾标准液:c(K2Cr2O7) = 0.1 g/L。用移液管准确吸取上述重铬酸钾标准液100 mL于是100 0 mL容量瓶中,用2 %的硫酸水溶液稀释至刻度。 (3)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 %。

2.液体标准比色液

按表4-1用移液管准确量取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以2 %硫酸水溶液稀释至刻度,即得从水白到橘黄的17个色标。

表4-1 液体标准比色液的配制

颜色 水白 色标号 0 1 无色 2 3 浅柠檬黄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体积 /mL 0 2.3 3.3 5.0 7.4 11.0 16.0 23.0 39.0 48.0 71.0 11.2 20.5 32.2 38.4 51.5 78.0 浓度 /mg·mL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 淡柠檬黄 柠檬黄 深柠檬黄 橘色 黄橙 橘黄

3.测定方法

(1)固体香料:将试样置于一洁净的白纸上,用目测法观察其色泽是否在指定范围内。

(2)液体香料:将试样与标准比色液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比色管中至同刻度处,沿垂直方向观察,评比色泽。

4.2 香料的理化性质测定

香料的应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理化性质,通过理化性质的测定可以了解香料的质量和应用性能的好坏。而表示香料理化性质的参数很多,有相对密度、折光指数、旋光度、熔点、冻点、沸程、不溶性、油溶性、醇溶性、蒸发后残留物、pH值、酸值、酯值、羰基

3

化合物含量、酚含量等。其中相对密度、折光指数、旋光度、熔点、冻点(凝固点)、沸程、pH值等通用项目的测定方法已在第2章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仅介绍几个具代表性的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4.2.1 乙醇中溶解度的测定

单离或合成香料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1 mL或1 mg的香料全部溶解于一定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时所需该乙醇水溶液的体积。 通过测定香料在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可以判断精油中萜类含氧化合物和萜烯的相对比例,进而可以判断精油的质量。

1.试剂

乙醇的水溶液:常用的乙醇水溶液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等。各种浓度的溶液可按表4-2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与蒸馏水配置而成。

表4-2 乙醇和水混合液的配制

乙醇质量分数 加入蒸馏水/% 50 55 60 65 70 体积 /mL 95.8 77.9 62.9 50.2 39.1 混合液相对密度d20 0.9316-0.9321 0.9214-0.9218 0.9105-0.9119 0.8990-0.8995 0.8869-0.8874 20乙醇质量分数 /% 75 80 85 90 95 加入蒸馏水体积 /mL 29.5 20.9 13.3 6.4 0.0 混合液相对密度d20 0.8740-0.8746 0.8605-0.8611 0.8461-0.8467 0.8303-0.8310 0.8124-0.8132 202.仪器

(1)量筒:10 mL或20 mL,具磨砂玻璃塞,分刻度为0.1 mL。 (2)移液管:1 mL。

(3)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 1 g。

(4)温度计:分刻度为0.1 ℃或0.2 ℃。

3.测定步骤

准确量取或称取1 mL或1 g试样,置于量筒中,按规定温度在水浴中保温,用滴管缓缓地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水溶液,每次加入后均须摇匀,加入至溶液澄清时记录加入的乙醇溶液的毫升数。

或按产品标准中溶解度的规定,一次加入规定浓度及体积的乙醇水溶液,保温并振摇片刻,如能得到澄清溶液,即作为合格。

4.结果的表示

香料在乙醇中溶解度可表示为:1 mL或1 g香料溶解在 mL体积分数为 %的乙醇中。

5.注意事项

(1)溶解度的测定常用乙醇作溶剂,如用其它溶剂时应在有关产品标准中指出。 (2)在测定时,如加入某种浓度的乙醇溶液到10 mL时,尚不能得到澄清溶液,可试用浓度较高的乙醇溶液重新进行试验。

4

4.2.2 酸值或酸价的测定

精油的酸值(A.V.)是指:中和 1g精油中游离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酸值是精油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通过酸值的测定可以了解精油的质量。一般来讲,精油中游离酸的含量很小,但若加工不当或贮存时间过久,由于精油成分分解、水解或氧化,都会使其游离酸的含量增大,香料的品质也就下降。

测量精油酸值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及结果表达与油脂酸值的测定基本一致,在此就不详述了,但测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用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测定酸值时用量超过10 mL,则需减少试样重作,或改用0.5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来滴定。

2.在测定醛类产品的酸值时,则掌握到粉红色呈现即为终点,因为活泼的醛类基团在滴定时极易被氧化成酸。

3.对于色泽较深的试样可多加中性乙醇稀释。

4.在测定甲酸酯类(如甲酸香叶酯、甲酸苄酯)的酸值时,由于该类化合物遇碱极易水解,使酸值偏高,因此测定此类试样时应保持在冰水浴中进行滴定。

5.在测定水杨酸酯类的酸值时要用50 %乙醇代替95 %乙醇,并用酚红作指示剂。 6.平行测定结果允许误差要求如下:酸值在10以下为0.2;酸值在10以上为0.5。

4.2.3 酯值或含酯量的测定

香料的酯值(E.V.)是指:中和1 g精油中的酯在水解时产生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酯值与酸值一样都是香料重要的性能指标,通过酯值的测定可以了解香料产品的质量。

1.测定原理

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标准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加热水解酯类香料,然后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过量的碱。反应式如下:

RCOOR’ + H2O ——→ RCOOH + R’OH RCOOH + KOH ——→ RCOOK + H2O

KOH + HCl ——→ KCl +H2O

2.试剂

(1)中性分析乙醇或中性精制乙醇:体积分数为95 %。 (2)氢氧化钾乙醇溶液:cKOH = 0.5 mol/L。 (3)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 = 0.1 mol/L。 (4)酚酞指示剂。

(5)盐酸标准溶液:cHCl = 0.5 mol/L;或硫酸标准溶液:cH2SO4 = 0.25 mol/L。

3.仪器

(1)皂化瓶:耐酸玻璃制成,容量为150 mL,具有冷凝管或长约1 m、直径约10 mm的空气冷凝管。

(2)滴定管:50 mL;移液管 25 mL;分析天平;沸水浴。

4.测定步骤

称取适量试样(精确至0.000 2 g)于150 mL皂化瓶中,加入5 mL体积分数为95 %的乙醇和两滴酚酞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游离酸,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5 mL氢氧化

5

钾乙醇溶液,连接空气冷凝管或冷凝器,在沸水浴上回流1 h。

冷却至室温,取下空气冷凝管或冷凝器,加入5~10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为止(如皂化后色泽较深,滴定前可加50 mL蒸馏水稀释),记录消耗酸的体积。

同时不加试样按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平行试验结果的允许误差为0.5 %。

5.结果计算

(1)香料的酯值(E.V.)按式(4-1)计算。

E.V.(V0V1)c56.1 (4-1)

m式中:V0——空白试验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试样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

56.1——KOH的摩尔质量,g/mol。

(2)香料含酯量的质量分数w按式(4-2)计算。

E(%)w式中:Mr——酯相对摩尔质量,g/mol。

(V0V1)cMr (4-2)

10m4.2.4 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醛、酮类羰基化合物是天然精油的重要芳香成分,羰基化合物含量的多少对精油的香气特征具有重要影响。香料中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中性亚硫酸钠法、盐酸羟胺法、游离羟胺法等等,本节仅介绍国标第一法——中性亚硫酸钠法。

1.测定原理

中性亚硫酸钠法测定羰基化合物含量的基本原理是:用中性亚硫酸钠溶液与醛或酮在沸水浴中发生加成反应释放出氢氧化钠,逐渐用酸中和释放的氢氧化钠使醛或酮反应完全。比较反应前后精油的体积,可计算出精油中羰基化合物的含量。

2.试剂

(1)中性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在澄清的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30 %)使呈中性。在使用时新鲜配制并过滤。

(2)乙酸溶液:质量比为1∶1。

(3)酚酞指示剂:质量分数为1 %的乙醇溶液。

图4-1 醛瓶

6

3.仪器

(1)醛瓶:如图4-1,150 mL,瓶颈上有(0~10)

mL刻度,分刻度为0.1 mL。 (2)移液管:10mL。 (3)沸水浴。

4.测定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经过滤的试样10 mL注入醛瓶中,加入75 mL中性亚硫酸钠饱和溶液,振摇使之混合。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随即置于沸水浴中加热,并不断振荡。当粉红色显现时,加入数滴乙酸溶液,使瓶内混合液的粉红色褪去,重复加热振荡。当粉红色不再显现时,加入数滴酚酞指示剂,继续加热15 min。如不再显现粉红色,取出冷却至室温。如仍有粉红色显现,则再加热振荡并滴加乙酸溶液至粉红色褪去。取出冷却至室温。当油层与溶液完全分开后,加入一定量的中性亚硫酸钠饱和溶液,使油层全部上升至瓶颈刻度处,读取油层的体积(mL)。

5.结果计算

醛或酮含量的体积分数φ按式(4-3)计算。

x(%)φ式中:V——试样的体积,mL; V1——油层的体积,mL。

VV1100 (4-3) V 6.注意事项

(1)如试样中含有金属杂质,则将试样摇匀后取约50 mL,再加入约0.5 g酒石酸,搅和静置后过滤备用。

(2)如有油滴粘附瓶壁时,可将瓶置于掌心快速旋转或轻敲瓶壁,使油滴全部上升至瓶颈。

(3)冷却至室温时,有时会发现少量亚硫酸盐加成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往往留存在油层和溶液层之间,这样使读数发生困难。可用滴管沿细颈内壁滴加几滴水,以使油层和溶液层分离清晰。

(4)平行试验结果的允许误差为1 %。

4.2.5 含酚量的测定

酚羟基是要发香基团之一,酚含量的多少对香料的香气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1.测定原理

把已知容量的香料与强碱作用,使酚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酚盐,然后测量未被溶解的香料的体积,即可计算出含酚量的体积百分含量。由于酚的钾盐比钠盐更易溶解,固测定时用氢氧化钾效果更好。

2.试剂

(1)酒石酸:粉末状。

(2)氢氧化钾溶液:质量分数为5 %,不含氧化硅和氧化铝。

(3)二甲苯:加适量氢氧化钾溶液于分液漏斗中,振摇,分层后取上层二甲苯备用。

3.仪器

7

1.醛瓶:125 mL或150 mL,颈长约15 cm,具10 mL刻度和0.1 mL分刻度。刻度的零线应稍高于园柱形颈部的底处,园柱形壁和垂直颈部构成的角度为30º。

2.移液管:2 mL、10 mL;锥形瓶:100mL;分液漏斗:250mL。

4.测定步骤

(1)试样处理:酚类精油往往色泽较深,测定前需进行脱色处理。方法是,取10 mL以上精油,按每50 g精油加1 g酒石酸的比例加入酒石酸粉末,充分振荡,过滤后干燥备用。

(2)试样测定:用移液管吸取10 mL经处理的试样于醛瓶中,加入75 mL氢氧化钾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10 min,并至少振摇3次。然后,沿瓶壁缓缓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再加热5 min,使未溶解的油层完全上升到醛瓶有刻度的颈部。为了便于分离附着在壁上的油滴,可用两手旋转醛瓶和轻敲瓶壁。静置、分层,冷却至室温,读取油层的体积。

如发现有一定量的乳浊液不能分层,可用移液管加入2 mL二甲苯,用玻璃棒搅拌乳化层,静置分层。如乳液消失,可读取油层的体积。如乳液仍不消失,可在最初振摇前加入2 mL二甲苯重复试验。在后两种情况下,应从读数中减去2 mL二甲苯的体积。

5.结果计算

香料含酚量的体积分数φ按式(4-4)计算,平行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为1%。

x(%)φVV1 100 (4-4) V式中:V——试样体积,mL;

V1——试样未被溶解部分的体积,mL。

4.3 日用香精的检验

日用化学品种类繁多,用途、用法和形态各不相同,配方组成和性能也千差万别。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加香要求,日化用香精产品可分为三大类型:

(1)化妆品用香精:包括膏霜、香水、花露水、香粉、发油、腊用香精等。 (2)内用香精:包括牙膏、唇膏、餐具洗涤剂、风油精制品用香精等。

(3)外用香精:包括香皂、护发素、洗涤用品、洗衣粉及其它加香产品用香精。 由于香精是由若干种香料及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即便是同一香型的香精,也可以有数十种不同的配方。因此,香精的检验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香精的质量标准一般都是由生产厂家自行拟定的企业标准。但在拟定企业标准时,必须遵循表4-3的香精技术要求。

表4-3 香精的技术要求

指标名称 色泽 香气 折光指数(20℃) 相对密度(25℃) 重金属(以Pb计), mg/kg 含砷量(As), mg/kg pH值 ≤5 化妆品用 香精 内用香精 外用香精 备注 符合同一型号标样 符合同一型号标样的特征香气 标样的确定、认可和保存等均由国— ≤3 ≤8 — 家主管部门审发,并定期更换。 n标样±0.005 D标样±0.008 ≤10 8

日化用香精的质量检验一般包括:色泽、香气、折光指数、相对密度、重金属限量(以Pb计)、含砷量、pH值、乙醇中的溶解度等,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一般引用香料的检验方法。对化妆品用香精,还要按照化妆品卫生标准要求进行禁用物质和限用物质的检验。在此仅介绍重金属限量(以Pb计)、含砷量的测定。

4.3.1 重金属(以Pb计)的测定

香料香精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使得人们接触香料香精的机会日益增多。许多香料香精产品在使用时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或直接入口,所以香精产品的安全性尤为重要,重金属含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1.测定原理

在酸性(pH3~4)条件下,试样中的重金属离子与硫化氢作用,生成棕黑色物质,与同法处理的铅标准溶液比较,做限量试验。

2.试剂

(1)氨水:体积比为1∶3的溶液。

(2)冰乙酸溶液:质量分数为30 %的溶液。 (3)酚酞指示剂:质量分数为10%的乙醇溶液。

(4)饱和H2S水溶液。将H2S气体通入脱CO2的新鲜蒸馏水中至饱和为止。该溶液必须现配现用。

(5)铅标准贮备液:ρ(Pb)=0.1 g/L。准确称取0.160 g分析纯Pb(N03)2溶于蒸馏水中,加入1 mL硝酸,依入1 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有效期2个月。

(6)铅标准使用溶液:ρ(Pb)=0.01 g/L。使用前,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 mL标准贮备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必须使用前新鲜配制。

3.仪器

(1)分析天平、蒸发皿、马弗炉。

(2)纳氏比色管:50 mL,配套的2只比色管。

4.测定步骤

(1)标准色溶液的配制:用移液管取2 mL铅标准使用液,加入50 mL纳氏比色管中,用量筒加入0.5 mL乙酸溶液,加水稀释至25 mL,再加入10 mL饱和H2S溶液后,摇匀,于暗处静置10 min。

(2)试样的测定:称取2 g试样(精确至0.1 g)置于50 mL蒸发皿中,于沸水浴上蒸干,先用小火炭化,然后于550 ℃灰化。

冷却后,加0.5 mL乙酸溶液,溶解后加20 mL蒸馏水(必要时过滤)。置于50 mL纳氏比色管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用氨水溶液调至淡红色,加0.5 mL乙酸溶液,加水至25 mL,加入10 mL饱和H2S水溶液,摇匀,在暗处放置10 min。

用目视比色法比较试样溶液和标准色溶液的颜色,若10 min内试样颜色不深于标准色溶液颜色,则试样重金属含量(以Pb计)即为合格。

4.3.2 含砷(As)量的测定

砷及其化合物都具有很强的毒性,在日用化学品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含量。

9

1.测定原理

先以KI、SnCl2将五价As还原为三价A。然后,与新生态氢(由锌粒与酸作用生成)作用生成砷化氢,砷化氢使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橙色的色斑。最后比较试样砷斑和标准砷斑的颜色,判断试样的含砷量是否合格。

2.试剂

(1)盐酸:体积比为1∶1的溶液。将1 体积盐酸慢慢加入1体积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冷却后备用。

(2)氧化镁。

(3)硝酸镁溶液:质量分数为10 %。 (4)KI溶液:质量分数为15 %。

(5)盐酸溶液:ρ(SnCl2)=40g/L。称取40.0g SnCl2 .2H2O,置于干燥烧杯中,加40mL盐酸溶解,再用盐酸稀释至100mL。

(6)无砷锌粒。 (7)乙酸铅棉花。称取5.0 g乙酸铅[Pb(CH3COO)3H2O] 和15 g NaOH,溶于80 mL2·

蒸馏水中,稀释至100 mL。将脱脂棉浸入该乙酸铅溶液中,湿透取出,除去多余溶液,晾干,保存于密闭瓶中。

(8)砷标准贮备液:c(As)=0.1 mg/mL。称取0.1320

g As2O3(已于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溶于1.2 mL温热

的NaOH溶液中,移入1 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9)砷标准使用液:c(As)=0.001 mg/mL。使用前用 移液管准确移取10.0 mL砷标准贮备液于1 L容量瓶中,用蒸 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10)溴化汞试纸。将剪成直径10 cm的圆形滤纸片5 % 溴化汞乙醇溶液中浸渍1 h以上,保存于冰箱中备用。使用前 取出于暗处晾干。

3.仪器

(1)测砷装置:见图4-2,两套。玻璃测砷管上部装有乙酸铅棉花,下部插入橡皮塞中,使小孔恰好在橡皮塞下露出。

溴化汞试纸固定于玻璃测砷管上端平面与玻璃帽下端平面之间。

(2)分析天平、沸水浴、马弗炉、干燥器。

(3)蒸发皿:50 mL瓷质蒸发皿。

图4-2 测砷装置图 1 -10mL锥形瓶; 2-橡皮塞; 3-测砷管; 4 -管口; 5-玻璃帽

4.测定步骤

(1)试样砷斑的制备

称取1 g香精试样(精确至0.1 g)置于50 mL蒸发皿中,加1 g氧化镁及5 mL硝酸镁溶液(同时取同量的氧化镁及硝酸镁溶液作空白),在水浴上蒸干后,用小火加热炭化,再于(500~600)℃灼烧至灰化完全。 冷却后,加少量水,再加盐酸溶液并溶解残渣,加水至总体积为23 mL。移入锥形瓶中,加5 mL盐酸、5 mL 碘化钾溶液及5滴氯化亚锡溶液,摇匀后,在室温静置10 min。

10

加2 g无砷金属锌,立即将已装好的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玻璃管装上,于(25~30)℃暗处放置1 h,溴化汞试纸即产生色斑,即试样砷斑。 (2)标准砷斑的制备

用移液管取3 mL砷标准使用液,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得标准砷斑。 (3)比色

用目视法比较试样砷斑和标准砷斑颜色,若试样砷斑颜色不深于标准砷斑颜色,则试样中含砷量符合标准,记录比色结果。

练习题

1. 常见的香型有哪几种?如何评定香气? 2. 香料有哪几类?各类包括哪些物质?

3. 香料的物理测定项目有哪些?各采用什么仪器测定? 4. 香料的酸值和酯值如何测定?

5. 香精中重金属(以Pb计)限量试验如何进行?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