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淡水水体的动态水。
2. 径流:降水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处流动的水流。 3. 流域: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区域。
4. 降水:液态或固态水汽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5. 降水的四要素: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 6. 土壤水分存在的形式: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
7. 土壤水分常数(1)最大分子持水量:土壤颗粒分子力所吸附的水分的最大量。(2)田
间持水量: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毛管悬着水量。 8. 下渗率:单位时间内渗入单位面积土壤中的水量。 9. 下渗能力: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10. 蒸发分为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发)。
11. 净雨量:流域产流过程实际上是降雨扣除损失后的过程,降雨量扣除损失后的雨量。 12. 水文测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各种断面(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速断面、浮
标测流速断面、降断面)。
13. 由各站的点雨量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方法:算术平均法、垂直平分法、等雨量线法。 14. 超渗产流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15. 初损后损法是下渗曲线法的简化,他把实际的下渗过程简化为初损和后损两个阶段。 16. 单位线:单位时间段内在流域上均匀分布的单位净雨量所形成的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 17. 分析或使用单位线时需依据两项基本假定:倍比假定、叠加假定。 18. 线性水库:水库的蓄水量与流量之间的关系为线性函数。 19. 枯水期:通过河流断面的流量过程低落而比较稳定的时期。 20. 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均值、均方差、变差系数、偏态系数。 21. 皮尔逊Ⅲ型曲线的三个参数:均值、CV、CS。
22. 适线法:根据估计的频率分布曲线和样本经验点据分布配合最佳优选参数的方法。 23. 重现期:某一事件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的平均数。
24. 百年一遇:大于或等于这样的暴雨或洪水在长时间内平均100年可能发生一次。 25. 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分3种:完全相关、零相关、相关关系。
26. 水文资料审查:资料可靠性的审查、资料一致性的审查、资料代表性的审查。 27. 径流年内分配计算:同倍比法、同频率法。
28. 使用水文比拟法的关键在于选择恰当的参证流域。
29. 设计洪水包括: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30. 洪水样本系列中的各项对样本经验频率的计算通常采用统一处理和分别处理两种方法。 31.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选取:(1)峰量高大的洪水过程线(2)洪水过程线具有一定的代表
性(3)主峰靠后的洪水过程。
32. 水力计算的原则:一水多用、一库多用、先用后耗、时间调谐。
33. 径流调节:借助建设水利工程,来控制河川径流的变化,按照用水需要认为地把河川径
流在时间上、地区上重新分配。
34. 通常库容系数β能反映水库的调节能力。当β=2%~30%时,可以进行年调节。当β>30%
时,能够进行多年调节。
35. 水库的特性曲线包括水库水位~面积曲线(Z~A曲线)和水库水位~容积曲线(Z~V曲线)。 36. 水库年水量的损失包括水库的年蒸发损失、水库的渗漏损失、结冰损失。 37. 水库设计死水位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1)下游灌溉区自流灌溉饮水高程的需要。(2)
水库本身泥沙的需要。(3)水电说站最低水头的需要。(4)航运最小水深的需要。(5)冬季养鱼最小水深的需要。
38. 水能计算: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发电量、装机容量、水库的正常蓄水位。 39. 水电的出力:NAQH净
40. 三个特定年份作为设计代表年:设计枯水年、设计中水年、设计丰水年。 41. 日负荷特征值:最大负荷N、日平均负荷N、最小负荷N。 42. 保证出力:设计保证率情况下的枯水出力。
'''43. 水库调洪计算基本方程:
Q1Q2qqt12tV2V1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