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4 NO.1 5 C:h1na Educetion InnovatIon Herald 体育与艺术研究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田晶华 (吉林省大安市舍力一中 吉林白城 1 31 304) 摘 要: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良好育 锻炼习惯的养成,源于浓厚的学-3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应在课内外的体育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才 '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质。 关键词:自觉锻炼 体育意识 运动兴趣 中图分类号:G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 6 73-97 95(201 4)05(c)-0252-01 当前学生体育意识不容乐观。很多学 学习对立起来,反对学生参加合理的体育 “动物世界”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形象 生只顾埋头苦书,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 活动。正是因为班主任、家长对学生合理的 思维中有兴趣地进行各种技巧动作的动 费学习时间”,只对眼前的活动感兴趣,却 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体育 未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体育锻炼最 产生了消极的态度,阻碍了学生体育意识 根本的原则是要持之以恒。可是,很多学生 的正确形成。 对体育锻炼缺乏恒心,常常“两天打鱼,三 天晒网”,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怎样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尤其一些初中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 2.1选用或开发适宜的教学内容 惯,体育活动很被动,体育意识尚未形成,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基础,确 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后进入社会,不能 定教材的难度。体育与健康课所教授的知 主动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 识、技能和方法应适合学生当前的运动能 力和认知水平。教学难度应该是略高于大 1学生缺少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多数学生,同时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1.1学生本身的因素 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能够得着”。 (1)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实践较少。由于 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 升学的压力,很数学生不得不放弃体育锻 繁的原则,对于较复杂的学习内容适当切 炼,挤出时间学习文化课。另一方面,由于 分,通过多个教学步骤完成教学,让学生循 学校的运动场地、活动器具有限,加之学校 序渐进的尝试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不断 没有认真进行组织,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兴趣。 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2)结合教材特点,挖掘现有教材的趣 减少。 味性和新颖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对教材的 (2)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以直接兴趣占 进一步加工的过程,备课时教师应对现有 主导地位。许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目的和 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找出该项教材内容 意义,体育锻炼价值认识不足,更不懂得体 表现形式上的核内在的趣味性、新颖性及 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大部分学 娱乐性,并用于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参与体育运动因为对该运动本身产生兴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之中。 趣,是直接兴趣,而不是间接兴趣。所以他 如,初中教科书中“球类”教材,采用游戏和 们参与体育活动不可能持之以恒,一旦受 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 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就立刻终止运动, 中学习和应用运动技术。还有篮球中的双 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教学与传球抢球游戏活 1.2体育教师的因素 动相结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结合三 (1)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影响学生 传二抢投篮游戏活动进行教学。这样克服 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正 了单纯学练技术的单调和枯燥,而是在打 确的技术指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运动技 球过程中学习和巩固技术,是让学生在游 能的提高,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但是, 戏和活动中激发兴趣,体验和提高技术。 由于某些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加之体 2.2采取情境、游戏或笔,比赛法等适当的 育锻炼课时,对学生的技术指导不够,造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盲目锻炼,甚至运动损伤。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在体育教学 (2)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体 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语言 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尽管现在人们对“现 描述、教学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竞赛与游 代体育观念”提得较多,但受传统观念影 戏、主题故事情节展开等手段将教材内容 响,课堂教学往往只重视身体素质的运动 融入到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并 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 通过积极暗示、角色效应,引导学生想想自 力的培养,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练习,离开教 己身临其境,仿佛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将 师便无法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从而有效调动学生 1.3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因素 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活动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部分家长和教 中,这是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 师认为,体育课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课成 和方法就不会感到枯燥和单调。例如人教 绩。甚至有家长和教师将体育课与文化课 版体育(三一四年级)中的技巧教材中采用 25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作,学生玩的兴趣盎然,同时掌握了有关技 术动作,发展了体能。 (2)采用游戏或比赛法。每个人都有展 示自我、获得同伴认可的心理需求,特别是 中小学常常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是正常 的,如果教师引导有法,将有助于提升教学 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采 用游戏、比赛等活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展示 自我的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组织形式多样 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有的教师常将 学生排成横队,教师在前面示范,学生在后 面跟着机械的模仿,这对于低年级学生初 学某一技术,有时是必要的。但如果每次课 都这样做,学生处于被动参与体育练习的 状态中,学习兴趣不会高。为调动学生的学 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基础、 体能状况、兴趣爱好、性格类型等个体差 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激发和 维持学生的兴趣,同时保障体育与健康课 有序进行。常用的分组方法有同质分组、异 质分组、随机分组、合作型分组、帮教型分 组、有伴型分组等多种形式。常用教学的队 形还有散点式、圆形、半圆形、菱形等。 2.4善用评价手段 成就感对于激发和维持运动兴趣有着 重要的作用,而兴趣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 取得成功。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获取成 就感,增强自信心,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练。课堂 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方式有多中,可以是 口头鼓励、表扬,安排示范,当带头人、小组 长等,也可以用预先制作的具有象征意义 的红花、五角星等物质奖励。教师口头的激 励和期盼,如“快!加把劲!’’“试试看,你一 定能行”“你的想法有道理,我们大家试试 看”等,常常能够促使学生充满信心进行学 练,这将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更有 利于学生告别消极、被动、防范的心理,使 其更具主动性。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 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 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 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