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上册科学计划(1)

来源:画鸵萌宠网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影子的变

化”、“地球与月球”、“运动和力”和“我们的小车”六个单元组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我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我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人体就像一台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多个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命体,人体与外界物质有着紧密的“不可思议”的联系。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我们处在一个运动的世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只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物体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运动的,同样,我们处在一个力的世界里,力无处不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学生对力和运动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一些有关“力”和“运动”的现象产生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汽车为什么会运动?为什么在地上滚动的球会停下来?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位置的关系,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收集地

- 1 -

球与月球的相关知识。了解“小车”的结构和特征。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做比较。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中的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3.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4.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有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5.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6.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对比。 三、教学重难点

1.举例说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2.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的简易装置,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

3.知道噪音的危害和防治;知道保护听力的方法。 4.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5.简要描述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 6.简要描述人体用于摄取养分的器官。

7.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经验,培养探究的兴趣。

- 2 -

8.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源位置的关系。 9.收集和了解地球和月球的相关知识。

10.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11.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运动起动或停止。

12.识别日常生活中的能量。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13.举例说出制造技术、运输技术、建筑技术、能源技术、生化技术、通信技术的产品。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

- 3 -

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2-4 第一单元《声音》 5 4-6 第二单元《消化和呼吸》 3 7-8 第三单元《影子的变化》 3 9-10 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 3 11-13 第五单元《运动与力》 6 14-15 第六单元《我们的小车》 3 16-21 期末复习

2020年9月3日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