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 2、学习文章选择典型事例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3学习文章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4、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 线索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课前检查
1、布置预习,查看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都对老师怀着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一向以犀利、冷峻文笔著称的鲁迅先生,在回忆起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时,却笔笔深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说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为什么鲁迅先生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三、检查预习 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2、检查生字词的音、形、义
四、限10分钟快速流览课文,要求弄清文中所写的人物、地点、事件,文中蕴 涵的作者的感情。读后合上书本,在全班交流。 1、人物:藤野严九郎、“我”、仙台医专的学生、中国留学生 2、地点:东京、仙台、中国 3、我和藤野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此外文中还写了哪些事情?(学生可能不会分类说,只要说出即可,也可能不全面,暂时不管) 4、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并说说你的理由。 对藤野的敬重、感激,对祖国的热爱,对日本学生的愤慨,对清国留学生的反感失望。(学生也许不全面,或没理由,不必深究)
五、再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各层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1、速读课文,根据地点的转换,把文章分成三块。 2、再读每一块,说说在每个地点发生了哪些事情。 第一局部 在东京 ① 清国留学生看樱花 ② 清过留学生学跳舞 第二局部 在仙台 ① 仙台医专给“我”的优待 ② 我”理解藤野先生 ③ 藤野先生给“我” 添改讲义 ④ 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 ⑤ 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验 ⑥ 藤野先生向“我”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⑦ 匿名信事件 ⑧ 看电影事件 第三局部 离开仙台之后(在中国)① 收藏讲义 ② 悬挂照片 ③多写 文章 3、思考:以上这些事件材料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
安排的?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
第二课时
六、阅读文章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1、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既能感受到他的可贵的品格,又能看到他的外的形象,甚至能听到他讲话的声音。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塑造这个人物的呢? 主要是用多个典型事件多方面表现人物的品质,用外貌行动描写表现他外在的形象。
2、再读“我”与藤野先生相交的内容,说说主要事件分别表现了藤野的什么思想品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又能表现藤野的什么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全班交流。
多媒体或小黑板展示:
藤野先生
外貌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旧外套 有时竟会忘记带着结 思想品质 生活俭朴 认真负责 要求严格 热情诚恳 求实精神
主要事件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理解女人裹脚 3.文中写日本的人物还有哪些?他们对突显藤野先生有什么作用?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从正面衬托了藤野先生的对异国青年的关心和热情;写日本“爱国学生”的欢呼和学生干事的污蔑,从反面衬托了藤野先生的正直善良和没有民族偏见的优秀品质。
4、归纳藤野先生的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个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对外表却很不在意、正直、富有人情味、尊重人、有平等意识、关心异国青年的人。
5、谈收获:学了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了哪些写人物的方法?或谈谈你在写作方面获得了哪些启示?
第三课时
七、理清作者的心理历程,理解本文两条线交织的组材方式,体会散文“形 散神聚”的特点
1、课文标题是《藤野先生》,可除了藤野先生外,我们还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看见另一个人物,那就是作者。你能找到作者经历的事件和心理历程吗?
作者经历事件 心理历程 离开东京 ———— 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失望厌恶 “日暮里”“水户” -- 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受到优待 ——-- “物以稀为贵”,对优待不以为然 “匿名信”事件 ———— 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电影事件 ————— 痛心于国民的麻木不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