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探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探究

随着城建事业的发展,交通业对路桥工程的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可是,当前的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却层出不穷,桥梁路基不够稳固,混凝土结构体施工技术较为落后,路面存在断裂和渗水现象。本文将在简析这三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标签: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交通运输水平也随之提高,为了满足文明城市的发展需求,必须注重维护路桥工程的安全与稳固。提升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应重视不断加固路基,优化混凝土结构体施工技术,并做好路面给排水与防水工作。

1、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

从总体上分析,当前路桥施工技术普遍存在三大问题,分别是路基不稳固,混凝土结构体施工技术相对落后,路面裂缝与渗水现象严重。路基是路桥工程的基础,可是当前的路基压实密度不足,软土地基计算参数不精确,如果过渡段是软土地基,就会严重影响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加剧了路桥沉降问题。其次,当前我国路桥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体不是特别稳定,施工技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混凝土配置比例不合适,材料质量难以保证,浇筑工艺存在缺陷,未能控制好搅拌温度等四种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结构就容易出现不稳定和裂缝问题,严重影响道桥的使用寿命与安全。另外,施工材料的收缩性不足,施工阶段的给排水工作不到位,必然会滋生路面塌陷与裂缝问题。

2、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加固路基

从根本上确保路桥工程质量安全,首先要从基础做起,不断加固路基,确保软土地基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的精确度,尽量避免在过渡段出现软土地基。其次,要提高路基的抗震抗压能力,保证基坑的开挖与维护工作质量,并保持均匀的土质。另外,路桥过渡段施工过程中有不少特殊的施工技术环节,如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模板尺寸与位置正确与否等。在绑扎和切割钢筋时,施工技术人员要重视优化钢筋工艺,用优质钢筋绑定所有支架,着重量化绑定程序。然后,精准核算支架数量以及相应的钢筋使用量,确定支架绑定位置与角度,做好钢筋的焊接与裁截工作,要注意焊接的一致性,这样能够维护钢筋的韧度,减少误差,避免钢筋资源浪费。而且,在焊接钢筋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钢筋的焊接接头和梁柱以及四角处的重合,将钢筋的弯度与长度控制在满足抗震要求和施工质量标准的范围内。

2.2优化混凝土结构体施工技术

避免路面出现裂缝,维护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防止路面渗水,首先要选用优质混凝土,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收缩性。在配置混凝土施工集料时,要注意把握配置比,水泥用量应该在 300Kg/m3左右,碎石含量不能高于1.0%,泥沙量不得超过2.0%。如果细度模数≥ 2.5,就要将含砂率控制在35%左右。要注意使用不含有害杂质的洁净水来搅拌混凝土集料,将用水量控制在185Kg/m3以内。

其次,要正确使用三检”工艺技术、振捣技术和混凝土养护技术。其中,“三检”工艺是工程自检、工程互检和工程交接检的统称,该项工艺是在绑扎完钢筋之后进行的。在此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全面检查上一道工作中的隐蔽工程是否合格,所谓的“隐蔽工程”内容包括轴线位置恰当与否、模板的尺寸、预埋深度、标高是否符合工艺标准要求,此外,还包括墙插钢筋、柱钢筋和钢筋保护层等三项工作。如果隐蔽工程均合格,就能填写开仓令,准备进行振捣工作。在验收完毕后,施工人员应该全面清除模板内部的污物,注意采用高压水泵和空压机对模板予以吹洗,确保模板能够被充分浇湿,从而降低夹层缝隙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负面影响。再次,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面的标高,为主梁与次梁焊接多个钢筋头,然后,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将这个标记作为标准,用含有板厚标志的钢筋来插杆以控制板厚,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标高与板厚符合施工标准要求。与此同时,要将路桥工程砼分为两次予以抹平,在振捣过程中借助2M的刮尺刮道桥工程砼。而且,要在浇筑过程中保留适当的施工缝,为有柱子的施工缝设置好梁底,将板的施工缝控制在该结构三分之一以内的范围。另外,要注意做好施工缝中混凝土的凿毛工作,除去松动的石子,并用清水将这些石子洗干净。

对于路桥工程过渡段的施工来讲,振捣技术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振捣。在此施工过程中,要先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柱混凝土进行分层式浇筑,将底部每层混凝土结构的高度控制在40cm以下,每次振捣的时间间隔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不宜过短或者过长。与此同时,要注意在完成下層混凝土的初凝之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振捣,以此消除上下层之间的施工接缝,要将混凝土的自由落高控制在两米以内,在振捣过程中不能让混凝土的表面出现气泡,并保持好混凝土振捣的均匀性。

除此之外,路桥工程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耐久性有很高的要求,施工人员要切忌在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浇筑工作中遗留施工缝问题。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早期浇筑很容易受到水泥水化热的负面影响,进而滋生施工缝。对此,要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工作,通过测量与监控来了解混凝土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幅度,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优化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方案,这样方能有效维护混凝土结构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2.3做好路面给排水与防水工作

避免路面渗水,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给排水工作与防水工作,为过渡段的路基路面适当开挖截水沟和急流槽,安装临时性排水管,以此避免路基过软。此外,要使用最佳防水材料来抵抗外来雨雪的入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必须注重优化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避免路基过软,综合防止路面渗水与断裂问题,延长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丁沙,张国志,游新鹏等.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 (17).

[2]魏建斌.路桥设计与桥梁结构的损坏原因及其应对途径研[J].科技展望,2016(10).

[3]刘春丽,陈丽霞.浅析公路路桥过渡段结构设计措施及施工控制[J].魅力中国,2011 (13).

[4]鲍运财,杨金成.论路桥建设中过渡段的施工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科技与生活,2011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