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2042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02042 A(43)申请公布日 2010.12.01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010198843.9(22)申请日 2010.06.11
(71)申请人刘青峰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45区金泰
花园2-412(72)发明人刘青峰(51)Int.Cl.
H02J 1/10(2006.01)H02J 1/04(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54)发明名称
直流电流源的负载回馈系统的实现方案(57)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可适用于直流电流源输出的回馈型电子负载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直流电流源,它是负载能量回馈的目标;包括将一个直流/交流的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出是目标电源的输入。一个直流电压源,补充因为转换效率而需要的能量,输出直接并联到目标电源的输出。通过调解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就可以调整直流源的输出功率。
CN 101902042 ACN 10190204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回馈型电子负载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作为能量回收目标的直流/直流转换器;一个电流源输出特性的直流/直流转换器,它的输入是回收目标电源的输出,它的输出并联到目标电源的输入;一个直流电压源,输出并联到目标电源的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馈型电子负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源输出特性的直流/直流转换器通过并联来实现系统的容量。
2
CN 101902042 A
说 明 书
直流电流源的负载回馈系统的实现方案
1/2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直流电流源的负载回馈系统的实现方案,尤其是关于在直流电流源
老化时进行负载能量回收的实现方法。
[0001]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电源产品的可靠性,电源出厂的时候需要进行老化,即让电源在设定的
负载和温度条件下持续工作一段时间,时间可以从数个小时到数十个小时,而负载很多情况下是电阻性的负载,因此大功率电源的老化所需要消耗的能量颇为可观。采用回馈型电子负载,在能为客户节约大量的老化电费支出的同时,由于电能利用效率的提高,间接地提高了老化产能,具有很高的投资回报。也顺从社会节能减排的潮流。 [0003] 电源产品大部分是电压源输出,因此目前大部分的负载回馈系统也是对电压源设计。随着一般由电流源驱动的LED照明产品的普及,直流电流源的负载回馈也提出了要求。,
[00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针对直流电源的输出进行负载回馈的实现方案。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直流电流源,它是负载能量回馈的目标;包括将一个直流/交流的逆变器,逆变器的输出是目标电源的输入。一个直流电压源,补充因为转换效率而需要的能量,输出直接并联到目标电源的输出。
[0004]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类似组件,后述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的附图进行,
使得本发明的特性 和优点显而易见。
[0006] 图1是直流电流源地负载回馈系统框图。
[0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以下对本发明即直流电流源地负载回馈系统给出详细的参考。尽管本发明同多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阐述和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指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发明涵盖权利要求所定义的发明精神和发明范围内的所有的替代物,变体和等同物。 [0008]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即使没有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的从多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另外的一些实例中,对于大家熟悉的方法、手续、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叙,比便显示本发明的主旨。 [000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案例,图1举例说明了本法发明的系统框图。直流电流源地输出和一个直流电压源并联,再一起作为一个DC/AC(直流/交流)逆变器的输入。当电流源地输出电压高于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时候,它的能量优先强制输入到逆变器中,由于转换器会有效率损耗,需要外加的直流电压源来补充能量,因此直流电流源地电压不会高于
3
CN 101902042 A
说 明 书
2/2页
电压源的输出电压;而当电流源地输出电压低于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时,因为它不能输出能量到逆变器,电流源的输出性质会自动升高它的输出电压。由此可见,在此系统中,直流电流源的输出电压会被锁定在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上。因为直流电流源地输出电流是一定的,通过调整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电压,就可以改变直流电流源地输出功率。 [0010] 因为电源是可以直接并联的,因此,如图1所示,可以用一个直流电压源和一个逆变器同时对多个直流电流源进行负载回收。[0011] 因此,本发明简洁地实现了不需要复杂并网技术的电流源负载能量回收系统解决方案。
[0012] 上文具体实时方式和附图仅为本发明的常用实施案例,在后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精神和发明范围的前提下可以有各种增补、修改和替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和工作要求在不背离发明准则的前提下在形式、结构、布局、比例、材料、元素、组件及其它方面有所变化。因此,在此披露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后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界定,而不限于此前之描述。
4
CN 101902042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