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6-2017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数量之比为1:2:2时所处的分裂时期应是( )

A. 前期和末期 B. 后期和末期 C. 前期和中期 D. 中期和后期

2.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之处是( )

①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②染色体复制方式不同 ③DNA数量变化规律不同 ④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

③用烟草组织培养的单个细胞培育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③ B.①② C. ②③ D. ①②③

4.用噬菌体去侵染内含有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是( )

A. 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B.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 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 子代噬菌体DNA

5.某双链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含有腺嘌呤200个,占碱基总数的20%,那么这个片段中含胞嘧啶( )

A.150个 B.200个 C.400个 D.300个

6.DNA分子的一条链中(C+T)/(G+A)=1.25,那么其互补链中其比例应是( )

A.0.4 B.0.8 C.1.25 D.2.5 7.生物体内DNA复制发生在( )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C.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D.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第1页(共7页)

8.将15N 标记的DNA分子放在14N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15N的DNA占总数是( )

A.1/16 B.1/4 C.l/8 D.1/2 9.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

A.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B.模板,原料,温度和酶 C.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10.DNA分子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原因是( )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的半保留复制

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11.某DNA分子片断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为60个,该片段连续复制三次所需C的数量为( )

A. 180个 B. 280个 C. 320个 D. 360个 12.DNA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 )

A. 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B. 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C. 碱基对排列次序的多样性 D. 螺旋方向的多样性 13.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

C.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14.mRNA上有25%的腺嘌呤,35%的尿嘧啶,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上腺嘌呤占碱基总数的( )

A. 50% B. 25% C. 35% D. 30% 15.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 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C. 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16.通过对生物体内某些物质的分析,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下物质可以采用的是( )

第2页(共7页)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 ④核苷酸 ⑤氨基酸 ⑥密码子 ⑦碱基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⑥ 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 17.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

A.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包括A和B两种方式

18.与有丝分裂后期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点是( ) ①染色单体分离 ②染色体数加倍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⑤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⑥染色单体数为零 ⑦染色体数不加倍

A. ③④⑦ B. ③④⑤⑦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19.一个卵原细胞的染色体为AaBb,形成的卵细胞为AB,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是( )

A. 三个都是AB B. 一个ab和两个AB C. 三个都是ab D. 一个AB和两个ab

20.某一生物体细胞内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后期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正常卵细胞和异常卵细胞的比例为( )

A.1︰1 B. 1︰2 C. 0︰1 D. 1︰3

21.多指症为显性遗传病,如果父母双亲中有一方患多指症,子女中既有正常指的,也有多指的,那么他们的子女患多指症的几率是 ( )

A. 1/3 B. 1/2 C. 1/4 D. 3/4

22.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一饲养员让两只杂合豚鼠杂交,其一胎所产生的小豚鼠可能是( )

A. 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B. 75%黑色,25%白色 C. 有黑色也有白色 D. 以上可能都有

23.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

第3页(共7页)

便的办法是( )

A. 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 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 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 让它进行自花授粉

24.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纯合子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非糯性花粉呈蓝黑色,糯性花粉呈橙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

A. 1∶2 B. 2∶1 C. 1∶1 D. 3∶1 25.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26.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如何处理,原因是( )

A.重新放回,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B.不得放回,避免实现结果出现误差 C.不得放回,避免出现重复计数现象

D.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

27.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里能稳定遗传和重组类型个体所占比例分别是( )

A. 9/16和l/2 B. 1/16和3/16 C. 1/4和3/8 D. 1/8和l/4 28.某男子患白化病,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的妹妹与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 )

A. 1/4 B. 1/3 C. 1/2 D. 2/3

29.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联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a)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据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ABB aabb B. aaBB AAbb C. aaBb Aabb D. aaBB Aabb 30.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第4页(共7页)

第II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40分)

31.(每空2分,共10分)下图A表示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图B、图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A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图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B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__________。

32.(每空2分,共10分)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请回答:

(1)G1、G2两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1 、G2 。

第5页(共7页)

(2)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 ,条带② 。

(3)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 33.(每空2分,共10分)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均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的后代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问:

(1)选择下列哪组交配实验判断显隐性最好(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2)通过判断 为显性性状。

(3)若黑毛与褐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用B和b表示,则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分别为 、 、 。

34.(每空2分,共10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由一对等位基因P、p控制;抗锈和感锈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四种不同品种小麦杂交结果的数量比,试填写出每个组合的基因型。 组合 亲代表现型 毛颖 抗锈 ① ② ③ 毛颖抗锈×光颖感锈 毛颖抗锈×毛颖抗锈 毛颖感锈×光颖抗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比 毛颖 感锈 光颖 抗锈 光颖 感锈 1 : 0 : 1 : 0 9 : 3 : 3 : 1 1 : 1 : 1 : 1 (1)根据组合_______能够同时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其中毛颖是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

(2)组合①的亲本中,毛颖抗锈的基因型是 。 (3)取组合③后代中的毛颖抗锈和光颖抗锈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毛颖抗锈和光颖感锈所占比例分别是 、 。

第6页(共7页)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

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2 D 3 A 4 D 5 D 6 B 7 A 8 B 9 C 10 11 12 13 14 15 B B C D D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D C B D D C C D C B C B 非选择题:

31. (每空2分,共10分) (1)睾丸 Ⅰ、Ⅱ (2)0 1:2 (3)A、a、B、b 32. (每空2分,共10分)

(1) B D (2) 31P 31P 和32P

(3) 半保留复制 33. (每空2分,共10分) (1) A (2)黑毛 (3)BB Bb bb 34. (每空2分,共10分)

(1) ② 显性 (2) PpRR (3)3/8 1/8

第7页(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