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画鸵萌宠网
ZHONGXUE JIAOXUE CANKAO 实验探究_§ 一_¨一 善 《 和利用 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 安徽阜阳市临泉县迎仙中心学校(236417) 郑莉 新课改以来,实验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演示或学 生实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掌握物理 规律,突破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学生发展特 长,开发智力.但是,农村中学由于设施落后、实验器材 紧缺,远远满足不了实验课的需求.因此,开发实验资源 是农村中学有效实施课程改革,改变农村中学实验教学 现状的重要途径.开发和利用实验资源有以下优点: 第一,实验材料易于获得,演示或分组实验方便. 生活中的所有材料、物品都有一定的物理属性,只 要将其合理组合均可显现出一定的物理原理.如在大气 压强的教学中,将两只吸盘式衣钩相互压紧后,再将它 们沿轴线方向拉开,体验力的大小.还可以用一个普通 的杯子和一张纸做“覆杯实验”,与直接使用“马德堡半 球演示装置”相比,操作更简单.更便利,更安全,现象更 明显.且便于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存在;用眼药水瓶 上的小橡皮帽把注射器针头堵塞起来.将活塞向下拉, 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还能利用刻度尺、弹 簧测力计粗略测量到大气压的数值;再如探究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活动中.可以让全班学生用一只手轻轻 地摸在自己声带附近,然后朗读课文,读完后进行提问: “你们的手有什么感觉?你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吗?你们能用身边的东西制造出声音来么?这些东西 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声音 是南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学生的生活空间即“物理实验 室”.生活中的所有材料、物品都是我们开展物理实验、 探究和认识其物理本质的重要课程资源.家庭、学校以 及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各类物品、器具、材料种类繁多且 容易得到,手边材料及人体或人体局部更是随时可以利 用.如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让学生取出一端削好的 铅笔,将两个食指分别压在笔尖和笔尾,比较压力和受 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学生容易完成该实验, 且现象明显.结论易得.这就为我们突破材料及时空限 制,实施多种形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便利的 条件. 第二,实验贴近生活,学生亲身体验,亲近感强. 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经常使用或身边随处可见的材 料和物品很熟悉,用它们呈现物理现象,探究它们的物 理属性或原理,会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亲近、真实、可靠, 亲身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物理与社会、物理与技术以及 物理与个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感受到学习物理就是 从本质上认识和探究周围世界。了解其客观规律.如人 们经常食用的鸡蛋,在演示物理实验和解释物理现象时 都能起到较多的而且是很好效果.例如: 1.液体蒸发吸热实验:把刚煮熟的蛋从锅内捞起 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 当蛋壳上的水膜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这说 明液体蒸发时是吸热的. 2.验证大气压存在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 瓶子,在瓶底放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 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待火 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人瓶肚中,这让我们亲眼 目睹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3.浮沉现象实验:把一只鸡蛋浸没在装有盐水的玻 璃杯中,使其悬浮.往盐水中加入浓盐水,发现鸡蛋缓缓 上浮;再往盐水中加入清水,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这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物体的浮沉是受液体密度的直接影 响. 4.惯性现象实验: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 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 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 生鸡蛋;将一硬纸板放在垫有海绵的烧杯上,再在纸板 上放一个鸡蛋,用力迅速击打纸板,鸡蛋落人烧杯中,这 令我们看到了惯性的魔力. 5.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外壳完好的蛋,埋入食盐中 腌制一段时间,可以制成一只咸蛋.虽然蛋壳仍然完好, 但连内部的蛋黄都变成了,这就是分子的“神奇力量”. 学生课后都能找到这些实验器材,町以在家中完成 这些实验.有时在课上设计一些类似小魔术的实验,学 生在课后都愿意自己再做一做.实验完成后,鸡蛋一般 不被污染。仍可食用或再利用,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减 少了垃圾的产生. 第三,课堂实验新奇有趣,学生乐于接受. 我们可以将其他用途的材料或物品甚至是废旧材 料或物品制成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如利用空易拉 罐、饮料瓶演示大气压存在实验;利用废旧小瓶和大饮 料瓶制作成“浮沉子”;用废可乐瓶做罩子、驱蚊香制造 烟雾,成功显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将废录音机中的扬声 器和小电动机拆卸下来,利用扬声器研究声音的特征, 利用小电动机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 这种运用场合的新异、课堂结构的新颖、教学模式 的多样化和呈现出学生预料之外的新奇现象,都会引起 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认知动机. 第四,引导学生一物多用,挖掘学生的实验潜力,体 中学教学参考 实验探究 频闪摄影 知多少 山东枣庄市舜耕中学(277000)宋宜忠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 法.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摄影(照相)有以下不同: (1)摄影环境:“频闪摄影”只能在暗室中进行,普通 的摄影(照相)多在室外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 (2)相机设置:“频闪摄影”照相机的位置是固定在 地面上不动的,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在暗室里没有光 照射运动物体时,底片并不感光.普通摄影的相机是可 以移动的,快门只在瞬间打开. (3)光源:“频闪摄影”的光源是周期闪光的,即“频 闪光源”,它每隔一定的时间(例如0.02 s)闪亮一次,闪 解析:这是一道通过照片来展现小球所处状态的创 新题,正确解答此题,要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关键是看在相同的时间问隔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由图可知选项A、C、D三幅照片中的小球,运动的路线 是直的,且在相等的时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由此 可知它们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而选项B中的小球,不 仅通过的路线是直的,而且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 的路程相等,故该小球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正确选 项为B. 体运动时常用的跟踪练习: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 霸 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1/1000 S.光源发一次光,运动 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 一 物体被照亮一次,底片就感光一次,从而记录一次物体 暗室中进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 图2 的位置. (4)频闪照片:“频闪摄影”获得的就是频闪照片.它 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 记录的是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由于每两个 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秒闪亮一 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我们根据照片就可 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1/1000秒.光源发光时 以分析和研究物体的运动特点了. 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位置.分析如图2 由于“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所以与物 所示小球运动的频闪照片,就可知道它的运动速度大 理知识密切联系.下面就用与“频闪摄影”有关的知识来 小.请你用尺量一量,再算一算,它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 分析与中考联系的物理试题. 面哪一个( ). 【例11(云南省玉溪)图1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 A.C8 m/m/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 .】1 m/ s D.36 km/h —■_________l一  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2.如图3所示是棒球向右运 图3 动过程中的频闪照片(物体每两 E二习[三圈E三二二][三==卫 次照片位置的相隔时间相同),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 A R r n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1 (责任编辑黄春香) .-.-._.-.-.-.-.-.-¨一◆一◆一◆-.-.-. + 现自主创新. 使学生课后自主实践、亲身体验成为可能.由于实验方 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常常涉及并解决“一种生活材 案、原理、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实验装置易制易修,不 料或物品可以做哪些实验,一项实验活动可以利用哪些 怕学生弄坏.如利用胶带体验摆的运动特点;利用学生 生活材料和物品”的发散性问题.医用注射针筒结构简 堆放的书本做惯性实验;自制杆秤;利用空饮料瓶制作 单,比较常见,应用于中学物理实验中有其独到之处,可 潜水艇;在惯性的教学中,让学生把教室作为一辆汽车, 说明许多问题. 教师与学生同方向站立,教师念到“启动”,由学生做出 应用一: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汽车启动时的人的姿态,教师念到“刹车”,由学生再做 应用二:演示压缩气体做功. 出汽车刹车时人的姿态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必进行 应用三:演示喷泉实验. “不要搞坏”之类的告诫,学生在操作时手指肌肉和心理 应用四:演示连通器原理. 放松,自由触摸体验,在与实验装置和现象进行充分作 应用五:演示潜水艇原理. 用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深切感受. 应用六:演示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等. 这种建立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的物理教学,不仅 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学生 有利于学生通过独特的理解对物理知识进行自主构建, 实验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 而且积累了新的实践经验,提高了参与实践的能力,这 的实验潜能,让学生通过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究和学 种经验与能力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利用学生日常 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分散难点,使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就在身边”.因此,借 生活,身边、手边的物品开展简易实验教学活动,学生特 用生活材料和物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验教 有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科学地引导,会产生对周围事 学,可体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和自创性,即使教师采用他 物进行探索的主动性,创新思维得到增强.丰富多彩的 人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方案,对学生而言同样具有启迪作 课程资源,把学生置于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提供给学 用. 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使学生汲取跨学科的 第五,便于自主实践,体验性强. 综合性知识,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些物理实验所用材料、物品在生活中容易获得, (责任编辑黄春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