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__美丽乡村有标准_美丽乡村建设规范_地方标准解读_

来源:画鸵萌宠网
74

★ 地 方 标 准 ★

地方标准化长廊

JiLin

Tianjin

Anhui

ShangHaiZheJiangJiangxi

GuangDongShenZhen浙江

美丽乡村有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解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目前,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要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地 方 标 准 ★

75

怎么建设?浙江省在总结提炼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配合《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的贯彻落实,于2014年3月发布推荐性地方标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DB33/T 912-2014,以下简称《规范》),首次以标准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外延。

一、标准的基本框架

美丽乡村包含了哪些内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和判断。但总体上讲,美丽乡村并非单纯为了“美丽”,而是要让农民生活更便利、更幸福。

因而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在“乡村”,重点在“农民”。

安吉县的农民这样说:“美丽乡村,就是有房住,能吃好;能医病,能养老;有欢乐,风气好;山水美,污染少。”说到底,美丽乡村的建设就是要处理好生

76

★ 地 方 标 准 ★

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标准

基本要求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发会展事业文社明会建精设神

常组态织化建管设理与

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房屋建筑基础设施

生保态护环境环境卫生

村化庄︑亮美化化︑绿

总体原则经济指标产业发展

其它

社会保障

教育

公与共防安灾全公共其服它务文设体施基础文体活动文明社风会尚民主管理

常态化管理

公众参与

道路建设

电气化和信息化建设

给排水系统建设

基乡础村设休施闲建旅设游

环境质量污染控制

其它

村庄整洁水体清洁厕农所村改卫造生

病媒生物防治

农业

服务业

其他产业

活、生产、生态这三者的关系。其中,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硬杠”,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基础,文化文明则是美丽乡村的“灵魂”。

基于以上要求,《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以生态、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五位一体”为主线,构建标准的整体框架。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四美”)和“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为目标,确定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规范》由11个章节组成,主要框架分成基本要求、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建设与常态化管理7个部分。标准的整体框架见图1。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

根据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情况及所处阶段,优良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事业发展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因此,标准的核心和重点落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文化建设方面。

《规范》强调了规划引领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在规划布局方面,标准中要求,美丽乡村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把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融合。规划范围要跳出村域概念,必须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考虑与周边村、镇的联动,考虑与主城区、县城、中心镇和中心村在空

★ 地 方 标 准 ★

77

间上的呼应与产业上的互补;规划内容,既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包括产业发展、医疗卫生、商贸设施、文化娱乐等。

《规范》在内容安排上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规范》对涉及经济、环境保护、安全等内容设置了36个量化指标项,量化指标值40个,具体见表1。特别

是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清洁能源普及率等环境重要指标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其中涉及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共11项,占量化指标总数的30.6%。同时,标准还从彰显乡村特色,按照乡村的自然禀赋、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于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等领

78

★ 地 方 标 准 ★

域,则用定性方式明确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和乡土特色,以预留乡村发展的自由空间,适应不同村庄的发展情况。

《规范》从常态化管理模式和机制、监督考核制度等方面对美丽乡村的常态化管理提出了要求。农村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十分普遍。如农村改厕的项目推进,由于使用管理不当,无人看管、无人维护等原因,环境卫生状况恶劣。安吉县等地的实践证明,运行维护与管理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得以固化和持续的前提和基础。

《规范》强化了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受益的也是农民。因此,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程度,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变“等等看”为“主动干”是搞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规范》从两个层次就村民这一美丽乡村建设主体的参与程度提出了要求:一是注重开发村民智

慧。重视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农村文化设施为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农村文化品牌,重视对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素质教育、技术培训和生态环境教育。二是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规范》提出了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及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的要求,以此全方位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充分反映美丽乡村建设保民生、促民生的宗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综合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浙江发布的《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只是一个通则性的标准,是标准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次有益尝试,虽然还有不足,但对于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从标准的角度,回答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建什么?如何建?如何管?如何评价?等问题,进一步建立完善覆盖美丽乡村建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地 方 标 准 ★

79

表1 《规范》中的量化指标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满意率

指标项有线电视入户率农村宽带入户率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

应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验收比例

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农家乐经营污水处理率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生活污水处理或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塑料农膜回收率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

清洁能源普及率丧葬管理率卫生公厕拥有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林木覆盖率

主要道路、河岸宜绿化地段绿化覆盖率

平原区农田林网控制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区域内骨干灌溉渠系建筑物配套率区域内骨干灌溉渠系工程完好率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程度村内适龄劳动力就业率医疗保险参保率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率60岁以上参合老年人健康体检率

免费妇女病普查服务率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全年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学前三年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刑事案件年发生率

村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

居民满意度

量化标准值90%以上

高于当年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

98%以上100%100%75%以上95%以上80%以上90%以上95%以上80%以上85%以上97%以上70%以上骨灰跟踪管理率、墓地治理率高于1座/600户90%以上山区村和海岛村半山区村城郊村和平原村95%以上90%以上

高于当年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高于当年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

100%90%以上

高于当年所在县(市、区)平均水平

95%以上95%以上90%以上65%以上两年高于80%

高于当地县(市、区)平均水平

不低于上年度水平

95%以上100%低于3‰95%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