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来源:画鸵萌宠网
文艺教研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胡祎琳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

在当前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进行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当前的审美观已经开始朝着多元化进行发展。而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技术两者进行融合的产物,它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是对于相关的从事人员来讲,其需要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素质可以过关,因此在当前高校的平面的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主要是对当前高职院校内的平面设计教学现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且对教学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改善和创新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事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0 引言

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壮大,我们开始关注于民族文化艺术了,而能够影响到民族艺术文化水平的便是设计方面的教育,设计教育它和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当前这个互联网经济时代,各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紧密了起来,当前我国国内开设了平面设计等相关的专业课程,并且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对平面设计教学模式进行一个创新,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1 当前我国国内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状况简单探讨

从当前看来,平面设计已在中国高职院校开展近30年,在不断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是我们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讲的话,因为受到了很多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内的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体的说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下,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已经发展到各个专业当中,其中包括平面设计教学,这种教育方法大多数都是采用讲解式以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并且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中,有着多数的老师往往是过重的进行讲解理论知识,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没有将平面设计中的审美观念,艺术灵感,动手能力贯彻到教学中,并且在近一些年来,虽然我国国内的高等教育开始逐渐普及化,大众化,职业院校内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因为其院校内部的一些因素,从而使得平面教学的质量有所偏差。

2 当前高职院校内平面设计教学需要有着一定的创新以及改变

对于高职院校平面教学设计来讲,它是一种系统化的工程,主要目标定位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参考以及建议。

2.1 更新平面设计教学的概念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当中,对于教学来讲,高

·236·

职院校中主要是以实践来作为基础,总体的说来,因为

在进行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实践的时间往往比较长并且对于这方面的学生也有着相应的标准。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体,不应该被传统教学所囚禁。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严格的知识传授只能限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应当很好的认清一个发展趋势,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保障老师有着很好的素质,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另外,老师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加强以及改进,充分的了解当前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使其可以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

2.2 具有科学化的设立教学大纲目前,高职院校中平面设计,它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需要进行设置具有科学化的大纲,使其不会变得十分枯燥乏味。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中,每一个专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平面设计的教学也需要进行融会贯通,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涉及多方面的领域,例如需要学生参考一些画画,摄影等作品,从中可以吸取到一些经验和精华,着重的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能力。

2.3 有效的改进方式方法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中,应当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总体的说来,就是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下,老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爱好,那么学生就会自主地学习,在互联网中找寻自己感兴趣的元素来结合到设计中,高职院校中的平面设计往往涉及多个方面的学科知识,因此在进行实践的设计操作中,老师应当有效的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并且在教学当中老师还可以相应的增加一些案例教学,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让学生参考一些设计案例,让他们能够从这些设计案例中进行学习,分析出别人设计这个案例时,加入的元素有什么,为什么需要加入这一些元素,加入一些元素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一些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2.4 有效的组建实践活动对于平面设计来讲,它是一种将创新思维转变为作品的一个过程,因此有着很强的实用效果。另外对于老师来讲,在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他们的道德素质等全面发展。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只有实践操作和理论教学两者进行结合,从而保障学生的就业率。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不定期组织相关学生开展一些实践的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平面设计经验,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我。

另外,在当前这个产业进行融合的大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还应当不断和企业进行沟通以(下转第289页)

艺科论坛

而这种现象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其实更为常见。

3.3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笔者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在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决定考研的大学生显著少于不决定考研的大学生。其实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对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考研意向进行了研究,且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就越多,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大学生所获取的教育资源就越多,选择考研的概率就越大。对于这个结论,笔者认为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应该是一些精英家庭人士对自己的子女要求较高,而在这种高要求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对自我要求也会更高。而对于父母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在这些方面恰好相反,导致他们不决定考研的人较多。

3.4 父母的支持力度

父母持“支持”态度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人数比不打算考研的人数显著性更多;而父母持“不支持”态度的大学生,选择考研的人数比不打算考研的人数显著性更少。笔者认为这并不难理解,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学生作为家庭的一个(上接第219页)样在室内软装的研究和应用更符合现代空间设计的发展。

3.2 植物纹样在软装设计中与环境背景的联系不一样的空间拥有不一样的功能性和环境氛围,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设计出符合环境的意蕴的装饰设计尤为重要,而不是单纯地让软装设计流于形式,只是设计图案的堆砌等。环境意蕴包含了多重内容,例如空间的基本空间需求,所在地域、环境的影响,当地文化及艺术环境等等。软装设计不是浮于表面的装饰,而是融入设计中的精华。根据环境的特定性去思考,才能让空间更有活力,让在其中居住的人更加舒适。在一个居家空间中,让室内设计融合居住者的生活态度,真正考虑设计的环境背景,是现代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植物纹样就其本身的特性,在室内环境中有很大的设计可能,如何使植物纹样的设计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这个空间的环境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

充分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来(上接第236页)及合作,

对院校内的平面设计的教学方式以及观念进行优化,增加学生的就业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也有利于缓解高职院校扩招带来的两难困境。对企业来说,这也是吸收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设计一些项目。

学生应当在老师的帮助下,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扩张自身的知识以及能力,从而学习和提高自己,实现实用的图形设计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需求。

3 结语

在当前这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在进行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当前的审美观已经开始朝着多元化进行发展。而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技术两者进行融合的产物,它拥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总体的说来,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创新以及实践十分重要,这是一个有效促进中国未来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做出的研究可能不太全面,因此希望有着更多的专业人士积极参与到平面设计改革创新的实践中。

子系统,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家庭的个体,父母的支持也会影响到大学生考研的选择。大学生在读研期间,主要还是依靠家庭的经济支持,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和

[3]

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如果缺少家庭人际关系的支持,那么大学生就无法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面临多重压力,最终放弃考研。并且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会使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加强于不好的家庭环境和

[4]

教育。如果获得了家庭的支持,那么大学生就不需要担心父母施加的压力也能更好适应读研。

参考文献:[1] 韩鹏云.国家整合乡村的运行逻辑与路径重塑[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19.[2] 刘媛.进城务工农民对子女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

实证研究——基于南京的调研数据[D].南京农业大学,2008.[3] 胡钰.大学生宿舍冲突的介入路径探索[J].文学

教育,2018(11):140.[4] 彭赵星,赵熹悦.社会化视角下大学新生学习适应

性的问题研究[J].文学教育,2018(11):93.4 结语

通过对国外植物纹样的研究和探索,读者应对国外植物纹样的历史、应用方式和空间应用上都有了大体了解。植物纹样无论在中世纪的室内装饰还是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现代设计师应对植物纹样进行更深入、多角度地研究和探索,不仅仅让设计浮于产品的表面,应打破传统设计的定式,设计出更多富有内涵的植物纹样来丰富现在的装饰纹样领域。参考文献:[1] 曹雅致.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05).[2] 杨晓清.中外植物纹样比较[J].滁州师专学报,

2004(3):43-45[3] 苗传明,余太山.中西纹饰比较[M].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5:261.参考文献:[1] 刘海妹.我国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实

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4):148-149.[2] 门超.高职院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

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平面设计创新工作室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06):61-64.[3] 方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

艺术科技,2016,29(09):362.[4] 范春萍.有关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中艺术创新性

教育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18):131.[5] 陈思远.浅议当下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

状及改革[J].艺术科技,2014,27(02):410.[6] 刘丽华.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

学模式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3-4.

胡祎琳(1978—),女,湖南人,硕士,讲师,研究作者简介:方向:包装设计。

·2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