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肃初三初中历史中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甘肃初三初中历史中考真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端年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屈原 B.岳飞

C.姜子牙

D.周公

2.《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3.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4.“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张骞 C.郑和 D.玄奘

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6.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7.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军机大臣

D.驻藏大臣

8.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9.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11.为了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长征结束后 B.抗日战争胜利后 C.新中国建立后 D.抗美援朝胜利后

12.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3.爱国主义需要激情地表达,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水稻培育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 B.华罗庚 C.邓稼先 D.侯德榜

14.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下列哪一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A.香潜 B.钓鱼岛 C.台湾

D.澳门

15.“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材料赞美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17.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18.“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允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出自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法国的《人权宣言>》

19.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 A.电气时代 C.蒸汽时代

B.信息时代 D.太空时代

20.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它”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21.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纪念堂,它是为了纪念一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解放了黑人奴隶的总统,这位总统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里根

22.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史蒂芬孙

23.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A.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24.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5.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著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二、综合题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4分)

2.(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乃知其战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方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抡、水雷、电线、铁路,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盖出自三权鼎立说,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主与千万之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有为 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4分) (3)材料三反映出维新派哪些主张?(8分)

3.(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恩格斯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维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

(2)材料一中受到最无情批判的“权威”指的是什么?(8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8分)

甘肃初三初中历史中考真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端年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屈原 B.岳飞

C.姜子牙

D.周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屈原的爱国情结,为了纪念其而流传有端午节,属于历史文化常识的考查。

2.《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题目中的文献是孔子的作品,B项正确,C是法家D错误A是道家。

3.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水利的兴修,李冰修建的是都江堰,难度不大,A项正确B是郑国修建C是秦朝时期修建的D是李春修建的。

4.“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张骞 C.郑和 D.玄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在汉朝时期张骞开辟的,属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

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大运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大运河,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课本的诗歌的重要,D项是隋朝开辟的ABC不是隋朝开辟的,排除。

6.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诗,唐朝时期诗歌很繁荣,选C项,B在明清时期D元朝A是宋朝。

7.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军机大臣 D.驻藏大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中央对西藏的管理,根据课本即可答出,难度不大。

8.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属于课本基础内容的考查。其他选项不具备这一意义。

9.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根据题目中领导人即可做出,选择B项,C是孙中山D陈独秀A李鸿章等。

10.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共的诞生,1921年中共在上海召开,所以应该选择C项,属于基础知识。

11.为了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长征结束后 B.抗日战争胜利后 C.新中国建立后 D.抗美援朝胜利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启谈判,在1945年召开的是重庆谈判,根据时间可知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2.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图片中的萝卜玉米之大显然是浮夸,这种现象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出现的,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

13.爱国主义需要激情地表达,更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水稻培育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袁隆平 B.华罗庚 C.邓稼先 D.侯德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科技,题目中的“水稻之父”是指农业方面的,选A项BCD不是农业方面的专家。

14.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下列哪一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A.香潜 B.钓鱼岛 C.台湾 D.澳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澳门的回归,根据课本即可做出,难度不大。

15.“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材料赞美的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题目中的“凤阳”等词语是关键,选择D项,B项运动使农民受到伤害C不是企业改革A不是农业的改造,均排除。

16.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观点促进了会议的顺利进行,考查课本中国外交活动的历史意义,选择B项,CD中没有周恩来A项会议内容与题干不符。

17.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取得的重大突破称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是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据课本哥伦布发现的是美洲,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18.“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允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出自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法国的《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法律文献,题目中谈到的是对国王权利的限制,根据课本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内容,选择B项,CD没有建立君主立宪的政体A是启蒙运动中的理论。

19.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 A.电气时代 B.信息时代 C.蒸汽时代 D.太空时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根据课本即可知是蒸汽时代,选择C项,BD是第三次革命A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

20.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纲领,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光辉的革命宣言。“它”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题目中“共产主义运动史”是关键词,所以D项正确,ABC是资本主义运动中的文献。

21.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纪念堂,它是为了纪念一位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和解放了黑人奴隶的总统,这位总统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里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历史上的总统,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维护统一”“解放黑奴”等可知是林肯的功绩,选择B项,CDA没有这方面的贡献。

22.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史蒂芬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灯的发明,根据课本所学,电灯的发明是爱迪生,所以选择B项,CDA的发明都不是电灯,排除。

23.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A.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其内容是国家干预经济,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所以选择D项,ABC项是该政策的意义。

24.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的联盟,题目中关键词语是欧洲共同体,所以很容易选出C项,BDA不是在欧洲共同体上建立的,排除。

25.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著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解体,题目中通过国旗的变化表明国家政体的变化,联系题目中的时间,选A项,BCD时间与题目不符。

二、综合题

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大美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二 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考试制度始于何时?在此之前,官员的选拔依据主要是什么?(4分) (2)你认为科举制度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4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4分) 【答案】(1)隋朝。(2分)门第的高低。(2分)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回答2条即可,共4分) (3)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2分);科牵制度已经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科举制度,(1)材料中提到的选举制度是指科举制度,之前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根据课本即可答出。(2)根据课本内容答出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即可。(3)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成为八股取士,答出其弊端即可。

2.(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乃知其战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巧,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方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抡、水雷、电线、铁路,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盖出自三权鼎立说,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主与千万之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有为 回答: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与“自强运动”相比,在“学习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认识?(4分) (3)材料三反映出维新派哪些主张?(8分)

【答案】(1)洋务运动;(2分)自强,求富。(4分)

(2)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4分) (3)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答出4点即可,8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中提出的时间、学习西方的科技等词语可知是洋务运动,然后答出口号(2)材料二中认识到了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能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3)要求学生提炼出材料三中的观点主张,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高。

3.(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法国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恩格斯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维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4分)

(2)材料一中受到最无情批判的“权威”指的是什么?(8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8分)

【答案】(1)启蒙运动。(4分)(2)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8分)(3)天赋人权、自由 平等。(8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法国”“不承认任何权威”等可知是法国启蒙运动中对封建制度的无情批判(2)根据课本所学可知指的是封建制度(3)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反对的是不平等,即追求的是自由平等观念,要求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