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厉以宁: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有5个发展动力

来源:画鸵萌宠网
改造,生物科技的发展则对农业、畜牧业、 水产业、医药业影响深远,以低碳化为主题 的环保产业将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互联网 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中国”的进步使社会 经济各方面的效率显著提高,工业设计和创 意能力的提升将使制造业走在前面。 厉以宁提出,城乡一体化和加速城镇化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动力。 厉以宁说, “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假定城镇化率每年 提高1个百分点,3 0年之后,中国的城镇化 率可以从现在的45%左右提高到75%左右。 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意味着每年有 l 00O多万人要进城,大城市容纳不了,大 量的人力将进入县城和镇,那么住房和道 路、水、暖、电、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 建设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带动大规模的就 业,使企业从中获得商机。” 厉以宁认为,第三个动力在于集体林权 制度的改革。 他说,今后30年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山田承包制”。农民承包山地后,在林地 里养鸡、种中药材、种蘑菇的“林下经济” 将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还通过林地抵押、树木抵押,甚至宅基地和 住房抵押的方式,获得贷款,进一步延伸产 业链,因此林权制度的改革会为中国经济的 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厉以宁提出, “第四个带动经济重要的 动力就在于环保产业的发展。” 他说,这里谈的环保产业不是狭义的环 保产业,而是包括治沙、造林、土壤改良等 在内的广义化环保产业。如果技术取得突 破,不但可以创造产值,还可以抓住该行业 的主导权,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中领先。 第五个动力是扩大内需。厉以宁说,要 改变单独依靠投资来拉动增长的发展模式, 坚定不移地走扩大内需的道路。他说,这里 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要解决就业问 题,因为人有了就业才有收入和消费。二是 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要上升。劳动 收入微薄,不可能去消费。三是要解决住房 问题。政府的责任是建中低收入家庭可以买 得起的社会保障性住房,或是还可以租得起 的廉租房,这样可以让百姓的财力转移到消 费上来拉动内需。 (谌立新) 职束循思 po1iCV ll一 1fk ̄rmati0n 次探底, 将不会发生 危机引发金融风 暴,包括迪拜危 机,都是资产泡沫 引发的问题。因 此,防范资产泡沫 应警钟长鸣,是当 务之急。樊纲同时 发出预警,最近中 国内地资本市场和 房地产市场的波 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热钱已涌入,应防止资产过热和热钱对 经济的冲击。 他说,中国经济迅速走出危机,GDP增 速达8%以上,得益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势头的良好,今年GDP增 速将达8%~9%。但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企业 利润仍较低。 樊纲预测,今年一季度GDP的增长势头 可能会达到l 0%,民众关心的中国经济“二 次探底”将不会发生。 樊纲表示,尽管防止了大萧条的出现, 世界经济仍然有一段时间是不稳定的,有可 能存在一到三年的低增长,复苏的道路并不 平坦,还需要很长的时问进行清理。纵观全 球经济复苏,美国的财政刺激计划预计到今 年四季度作用将逐步衰减,特别是到2011年 的~季度,如果没有新的因素补充进来,经 济就会二次探底,即使不一定会回到负增 长,但完全可能回到1%以下。 那么,全世界的增长靠什么?全世界的 需求在哪里?樊纲认为,如果没有新需求出 现的话,就要靠传统的需求,而传统需求主 要还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 樊纲指出,现在世界上靠两个东西在增长, 例如发展中国家正在形成中的、正在扩大当 中的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还有就是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投资需求。 (谭智实) 2O1 O年第7卷第1期(总第34期)2_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