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自由谈话——谈谈我的老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表达,说 一说从小班到大班都认识哪些老师,做过哪些事情。
2、课件展示从晨迎到离园有关幼儿和老师的一日生活活动。 (1)PPT出示图片(晨迎、晨检、教育活动、游戏、午餐、午睡、盥洗、离园等一日活动)
(2)引导幼儿说一说我和老师都在做什么,让幼儿了解老师一日的工作。
(3)教师小结:从早上入园到离园老师一直辛苦的忙碌着,这么辛苦,还喜欢和我们在一起,因为老师爱我们。
3、出示照片墙,通过看看、说说、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1)引导幼儿观察照片墙,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与好朋友互相交流。
(2)重点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分享交流自己喜欢的照片上,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老师像我们的好朋友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惊喜,这也是老师对我的爱。
4、观看视频,感受老师的爱,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
播放视频一:男孩不吃早饭,想吃面包喝酸奶,老师不让他吃。(重点提问:男孩要吃什么,老师不让吃?你觉得这位老师关心、爱护他吗?
教师小结:老师因为关心、爱护男孩,不让他吃零食、挑食,要求他按时吃早饭。有时候老师不满足我们的愿望,看上去不爱我们,其实也是对我们身体的爱护和关心。
5、欣赏诗歌《我和我的老师》,感受老师无处不在的爱,知道老师有时也会害怕和伤心,激发幼儿关心和爱护老师。 6、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照片为老师制作一份礼物。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贴照片墙,教师小结,老师像妈妈一样每天陪伴着我们、爱我们,我们也爱老师,我们是相亲新爱的一家人,引导幼儿为老师送上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四、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情分析:
5岁左右的大班宝贝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情感积累,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他们认识幼儿园里的老师,了解老师的工作,知道老师的本领,尊敬自己的老师,因此在设计本节活动时加上一段视频,运用观察法让幼儿知道老师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时,也是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在看看、说说、互动中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能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
效果分析:
本节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并且萌发了师幼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同时让幼儿知道老师的爱无处不在,即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也是一种关爱,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与老师之间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本节活动主要从幼儿生活经验与周边环境切入,利用幼儿熟悉的老师、小朋友、环境等,让幼儿在回忆、观察、体验、发现中逐步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初步了解老师的工作,萌发爱老师的情感。
评测练习:
1、 课前请孩子们自己回顾这三年幼儿生活认识的老师,和老
师之间发生的趣事。
2、 课堂上充分利用平时的幼儿园生活照片和视频短片,让幼
儿在看看、说说、互动中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3、 课后请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谢意。
课后反思:
1、 本节活动充满老师对幼儿的爱,照片墙互动中和两个视频 环节层层递进,既能充分让幼儿了解老师的工作,又能激发幼儿对老
师的谢意。
2、活动中通过看看、说说、互动中充分萌发了师幼之间相互的关爱之情,知道老师不能满足的要求也是老师对自己的一种关爱,愿意表达自己的爱。
3、活动中动手操作环节可以多准备一些材料,让幼儿自由分组讨论后再制作礼物, 能够更好的与同伴合作。
课标分析:
《我和我的老师》选自大班主题活动《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中的分主题《我的老师》中的一个课题。《指南》中指出: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幼儿的成长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关爱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是大班社会领域的重要目标,因而让幼儿感受老师的关爱,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始终是我教学的重点。本节活动主要是让幼儿了解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愿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其主要目标是:
1、了解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2、萌发师幼之间相互关爱之情,愿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