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种坡面形态
按斜坡形态分类,可以将斜坡分为直线形斜坡、凸形斜坡、凹形斜坡以及阶梯形斜坡(图1)。
图1四种坡面形态(1)直线形斜坡:在横向上,较为平缓,有植被覆盖;纵向上,斜坡坡面较陡,近乎直线。故称为直线形斜坡。
(2)凸形斜坡:凸形斜坡坡面表现为凸凹起伏,总体呈外凸形。(3)凹形斜坡:在纵向上,呈向内凹的弧线形,其凹面朝向临空面。(4)阶梯形斜坡:阶梯形坡面,即在纵向高程上呈逐级递减,总体形态呈阶梯形,在每级斜坡上,有其独有的坡面要素。
2.坡形对斜坡应力分布影响
坡高、坡角、坡底宽度和斜坡平面形态等,对斜坡应力分布均有一定影响。
1图2斜坡坡面要素坡高不改变坡体中应力等值线的图形,但坡高愈大,应力量值愈大。坡角大小可以改变斜坡中应力分布的图像。坡脚附近的剪应力集中带和坡肩附近的张力带,其范围和量值是随着坡角增大而增大的。也就是说,陡峻的斜坡更易发生变形破坏。
图3坡角最大剪应力与坡角和坡底宽(W)关系图解坡底宽度的影响可以用W/H值来表征。随着W/H值的减小,坡脚的剪应力增大。实际资料表明,当W>0.8H时,这种影响就减弱,以至不发生变化了。所
2以W/H值很小的高山峡谷地带,坡脚剪应力集中现象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当水平构造应力较大时,由于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坡脚应力集中带极强,更易发生斜坡变形破坏。
图4斜坡中最大剪应力迹线示意图实线--主应力迹线;虚线--最大剪应力迹线受坡形影响:坡高越高,坡内拉应力越高;坡角越大,拉应力范围越大,切向应力值越高;坡脚处拉应力随底宽的缩小而急剧增大,坡脚处τ基本不随底宽的变化而变化。
斜坡平面形态可分为直线形、凹形、凸形以及阶梯形等。一般地说,内凹形斜坡由于其两侧的支撑作用,应力条件较好,即坡脚的剪应力较小。所以露天采坑的平面形态大多是椭圆形的,且其长轴尽量平行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
结合坡面形态(图1)、坡面要素(图2)、坡角最大剪应力与坡角和坡底宽(W)关系图解(图3)及斜坡中最大剪应力(图4)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直线形斜坡:由于直线形坡面陡峻,坡角较大,易发生破坏;
(2)凸形斜坡:凸形由于坡角较大,受应力切向应力和剪应力影响较大,极不稳定,易发生破坏;
(3)凹形斜坡:内凹形斜坡由于其两侧的支撑作用,应力条件较好,即坡脚的剪应力较小,凹形坡有利于坡体稳定;
(4)阶梯形斜坡:阶梯形斜坡,其坡面呈现出分级状,各级的应力分布取决于各级坡角及坡底宽度、分级高度,其稳定性较好。
斜坡形态对应力分布影响取决于多个方面,实际生活中,可能是多种坡形的复杂组合,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坡形要素坡角、坡高、坡底宽度,参考力学规律,进行合理化评估。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