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张鑫 内容提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当前中越两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 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正积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农业作为两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 要和最基础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跨境区域一体化合作背景下,中越农业合作既面临新的机 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制约中越农业合作的障碍和不利因素。近年来中越在农产品贸易发展、农业贸易 自由化、农业跨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越跨境农业合作也存在一些问 题.需要从健全跨境农业区域一体化市场、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和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 制等方面入手.加强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中越农业跨境合作 区域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82(2016)12—0087—05 一、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与条件 3.农业生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强 中越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技术水平不平衡也使 得中越双方农业互补性强。越南在种植业和初级农产 1.农业自然资源优势互补 越南地处亚热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 源丰富,并且有大量待开发利用的土地:而中国受土 地等自然资源紧缺的限制,迫切需要利用越南土地开 展农业生产。目前越南北部省份有很多土地租给中国 企业使用。如自2007年广西龙州县与越南高平省下 品具有比较优势,但越南农业发展存在技术水平落 后、农业物资缺乏、农业技术专业人才不足和农业机 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而中国在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 技术、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业资本投资和农业人力资 源开发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 补。近年来中国生产的农业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物 资和农业机械对越南出口增长较快,中国对越南农业 琅县合作种植甘蔗开始,广西、云南等农业大省与越 南北部省份开展木薯、茶叶、坚果、麻风树等热带经济 农业作物种植合作。 2.气候差异性与农产品互补性强 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气候地区,越南处于热 带地区,中越气候条件差异使得双方农业产品优势互 资本投资也在稳步增加。 4.中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随着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我国商务部 和越南工贸部签署《关于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谅解 备忘录》,双方就加快公路、铁路、港口等领域互联互 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作,有力改善了中越跨境农业 经济合作的基础条件。如中越快速铁路防城港至东兴 段路线将于年底开工建设,是继中越中国靖西一越南 龙邦、广西南宁一凭祥铁路之后的第三条铁路通道. 将有利于实现中国一越南经济一体化的“无缝对接” 补。越南盛产火龙果、荔枝、腰果、菠萝、橡胶等热带农 产品,而中国盛产苹果、梨、冬枣、棉花等温带农产品。 近年来中国对越南出口温带水果大量增加.反过来中 国是越南木薯、橡胶、大米、木制品等农产品出口最重 要市场之一。在水果贸易中.越南出151中国主要是热 带水果,中国出口越南主要是温带水果。 ※本文系广西社会科学重点课题项目“南宁一崇左一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xsk201432)、 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桂西南资源富集区城乡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ZD2014142)、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 升项目“珠江一西江经济带框架下广西加快产业集聚与促进产业竞争优势升级对策研究”(项目编号:kY2016LX446)、广西民族师 范学院科研项目“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南崇经济带产业空间集聚与结构优化升级研究”(项目编号:2013YB033)的研究成果。 一87— 2016年第12期 再如中国东兴一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范围 内,连接中越的北仑河二桥加快建设,预计2017年通 车,有力地改善了东兴一芒街的交通条件。 花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是我国苹果、玉米、豆粕和 羽毛羽绒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也是我国大米、水煮笋、 二、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亮点 1.中国对越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 柑橘属水果和大蒜出15的第三大市场;2015年中国 重点大宗进15商品最大市场排名中.越南是我国稻谷 和大米进口的第一大市场,还有越南是我国鲜、干水 果及坚果进口的第三大市场。越南是中国很多大宗商 品出口排前三的市场,而中国重点大宗进口商品处于 前三位大市场的农产品越南占少数,只有稻谷、大米 和鲜、干水果及坚果。 3.中越农业跨境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近十年来中国对越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增 长迅速。从2006至2015年10年间,中国对越南农产 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由7.12亿美元增长到61.48亿美 元,增长了8.6倍,除2013年外,其他年份都能保持 两位数的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对越南农产品出15 中国和越南跨境农业合作起初主要是以跨境农 额为3.5亿美元,到2015年为34-3亿美元,增长了 9.8倍;2006中国对越南农产品进15额为3.62亿美 业种植合作为主,现在中越农业跨境合作的范围和深 度不断拓展。中越农业跨境合作范围广阔和形式多样, 元,到2015年为27.2亿美元,增长了7.5倍。近年来 中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并且中国很长时间 处于贸易顺差地位(除2006年和2012年以外)。 2.越南是中国部分大宗农产品的进出口最大市 场之一 双方合作由种植业拓展到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农村新 能源等多部门,双方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业技术试验示 范、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动植物疫病防控合作和农业经 贸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 如农业技术交流培训方 面。中国长期以来派出专家赴越南开展技术培训和推 广,并加强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与越南技术合作交流。为 越南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才。在农业技术试验示 范基地建设方面.中国建立的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 研究推广基地、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果示范 (数量:吨;金额:万美元) 同期比% 数量 金额 中国和越南农产品贸易不仅增速快.而且越南在 中国部分重点大宗农产品对外进出口最大市场排名 居于前列。根据下表1、表2,可以得出:2015年度,中 国重点大宗出口商品最大市场排名中。越南是我国棉 表1 2015年中国重点大宗出口商品越南排前三大市场商品情况 中国出品商品越南 排前3大市场 2015年1—12月 数量 金额 2014年1—12月 数量 金额 1 2 2 棉花 豆粕 苹果 16,369.8 107,943.3 86,076.3 2,727.6 4.851.9 12,258.3 2.435.1 253。552.9 74,253.0 707.0 14,127.2 10,183.3 572.2 -57.4 15.9 285.8 -65.7 20.4 2 2 羽毛羽绒 玉米 5,245.6 261.0 9.031.8 106.7 3,861.4 117.9 15,348.7 60.2 35.8 121.5 —41.2 77.1 3 3 3 大米 大蒜 柑桔属水果 7.218.0 165,912.7 163,372.1 2,004.8 20,243.8 15。405.6 10。363.4 175.441.1 190.373.2 2,552.7 21,800.3 15,764.6 -30.4 -5.4 —14.2 —21.5 —7.1 -2-3 3 水煮笋 5.164.8 1,594.4 3,097.7 1,074.1 66.7 48.4 表2 2015年中国重点大宗进口商品越南排前三大市场情况 中国出品商品越南 排前3大市场 2015年1—12月 数量 金额 2014年1—12月 数量 金额 (数量:吨;金额:万美元) 同期比% 数量 金额 1 l  ]稻谷和大米 1,793,855.3 1,347,587.4 73,199.8 92,354.2 1,350,298.4 1,170,610.9 62,551.3 76,245.3 32.8 15.1 17.0 21.1 2 j 鲜、干水果及坚果 资料来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月度统计报告数据整理而来。 一88~ MODERN EC0N0MIC RESEARCH 基地建设、中越河内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对加快中 时间和空间制约大,对中越跨境农业区域合作影响和 越之间的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辐射能力相对有限。中越需要更大的跨境农业合作平 4.中越跨境农业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台.需要拓宽多层次和多领域的合作平台跨境农业合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的建成和提升,中越农 作,主体应该是以农业企业为主,但是中越跨境农业 业跨境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自2002年11月 合作以政府组织为主。要扩大农业企业对外投资,通 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 过建立现代化跨境农业合作开发产业园区,扩大企业 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启动建设,经 跨境农业合作平台。但是由于跨境农业合作开发产业 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进入快车道, 园区建设企业投资融资困难。政府对产业园区的资金 农业合作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与东 投入和政策支持较少,又加上跨国农业投资企业对于 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实施零关税计划和“早期收获计 境外投资风险高不愿意投资,中越跨境农业合作开发 划”.其中中国一越南大部分农产品实现了零关税。在 区建设滞后。另一方面,中越跨境农业合作模式以政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到2008年越南取消 府组织主导型跨境农业合作为主,合作模式相对单 了484种农产品的关税.中国在此之前也取消了从越 一。目前中越跨境农业区域合作形式主要是以中越农 南进口的200多种农产品关税。当前中越跨境经济合 业合作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农业技术培训为主,但是 作区建设启动,我国商务部和越南工贸部签署了《关 这些项目数量不多。而且实施的范围小。由农业企业 于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谅解备忘录》,中越双方在 推动的跨境农业合作模式较少。 消除关税壁垒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非关税壁垒,正加 3.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快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中越跨境农业贸易自 中越边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成为阻 由化进程全面推进。 碍中越农业合作的重要因素。由于两国同属于发展中 三、中越农业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与问题 国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又加上政府投入不足, 跨境农业合作的公共基础设施更不足。中国与越南农 1.统一开放的跨境农业区域市场不健全 产品贸易大多是通过陆路运输实现的.但中越边境公 中越跨境农业合作离不开统一开放的区域国际 路运输条件相对落后,中国至越南道路不管是南宁至 市场和发达的现代市场体系的支持。中越跨境经济一 河内还是昆明至河内都不是很好,增加了中越农产品 体化首要的是要实现跨境市场一体化,实现生产要素 贸易运输成本。同时中国和越南铁路联通不紧密,目 自由流动。由于中越两国边境地区处于不发达的地 前只有靖西一龙邦和南宁一凭祥的铁路线路与越南对 区,市场经济落后,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和劳动力等市 接,但是铁路运输能力有限。还有中越边境地区水利、 场体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推动中越跨境农业区域合 能源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也落后,这些也制约着中越 作的市场机制不健全,还有政府调控机制配合不到 跨境农业合作。中越跨境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不健 位,制约了中越跨境农业区域合作。特别是受中越两 全,导致中越农业跨境合作“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 国行政体制障碍和国家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出现很 不畅,制约着中越跨境农业合作。中越农业互联互通 多阻碍农业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流动的障碍。两国地方 基础设施供给面临着“囚徒困境”问题.中越双方政府 政府为了本国或本地区利益.搞贸易保护主义现象时 追求本国本地区自我利益最大化,在利益博弈过程容 有发生,限制对方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入本国 易陷入“囚徒困境”。同时由于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农业领域,导致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生产要 属于区域共享型公共物品,难免会出现“免费搭车者” 素不能跨境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 的问题。中越又没有建立合理的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合 2.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和农业合作模式相对较窄 作机制,导致跨境农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中越跨境农业合作需要更多的平台。才能实现中 严重制约了中越跨境农业区域合作 越跨境农业合作向更广更深发展。目前中越农业合作 4.跨境农产品贸易面临非关税壁垒等贸易障碍 平台主要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农业展、东盟博览会农 自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中越之间农 业论坛、农业洽谈会,还有中越经贸合作论坛和洽谈 产品及食品关税大量降低,其中绝大部分农产品是零 会等。但是这些平台举办时间短,这些合作平台受到 关税,但仍有部分农产品关税存在。当前中越之间农 一89 2016年第l2期 产品贸易壁垒最主要的还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包 括通关环节壁垒、产品检验检疫壁垒和复杂的产品质 的比较优势,越南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相 对丰富的比较优势,中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人才 量认证制度壁垒等方面。中越农产品进出口通关便利 化和卫生检验检疫还存在很多障碍,中越农产品通关 手续繁琐,越南检验机构不统一和职责分工复杂带来 检验检疫工作不便利等问题。如越南检验检疫部门分 为越南植物保护局负责水果蔬菜农产品质量的卫生 检查、越南兽医局负责动物检验检疫,跟我国国家出 入境检验检疫局职责范围不同,越南这两个部门分开 增加了农产品检验检疫方面的通关成本。还有中国和 越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统一,又面临着双方农产 优势和资本优势,双方结合各自优势加强农业产业分 工与合作。同时创造跨境农业合作良好的政策环境. 包括创造良好的跨境农业合作投融资环境,推动设立 中越农业合作发展基金,加强双方银行对中越跨境农 业合作的融资支持合作,扩大对中越农业跨境经济区 合作的投资建设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跨境农业区域 合作的公共服务环境,双方发挥政府职能和提高政府 服务水平。 2.完善中越农业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完善中越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中越跨境农 业合作的重要条件。加强中越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建设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要改善陆路运输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南宁一河内和昆明一河 品质量不高等问题。非关税贸易壁垒成为当前中越跨 境农产品贸易的最主要的障碍。 5.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 中越双方由于国家利益不同,双方在农业领域合 作的矛盾不可避免。为加强双方合作,建立双方跨境 内的国际高速公路线路交通条件。加快中越快速铁路 项目建设,尽快启动河内一老街铁路项目建设.以及 农业合作协调机制是重要的保障。双方在农业领域的 矛盾和冲突不断,双方在农业合作磋商协调不紧密. 当前中越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双方农 业领域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明 显。主要问题在于:一是中越农业合作缺乏统一的领 对靖西一龙邦和南宁一凭祥的铁路线路进行扩能改 造,扩大铁路运营能力。二是完善中越边境水利、电 力、能源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跨境农业发展提 供良好的环境。三是建立跨境农业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公共物品中越政府间的合作协调机制。互联互通基础 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要加大中越双方共同 导机构,导致农业跨境合作主体混乱和分工不明确等 问题;二是中越农业合作缺乏运行保障机制,没有一 套切实可行的具体运行制度保障体系。使得农业合作 不够紧密:三是中越农业合作缺乏利益协调和平衡机 制,由于双方农业合作所导致的利益增加或受损程度 的不平衡.又缺乏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势必会影响 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双方政府应从促进跨境农业区域合作的共同利益出 发,加强信息沟通.同时构建农业跨境区域基础设施 公共物品的成本分摊机制,按照各自的受益大小确定 成本分摊的比重,同时也要考虑中越双方经济承受能 力,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可以适度多承担相应 的成本 中越双方应就农业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共 合作的稳定性。 四、促进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1.加快中越跨境农业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加快中越跨境农业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是中越 跨境农业合作的必然选择。积极扩大中越沿边开放水 同谋划。共同协商建设规划方案.以及拓宽跨境互联 互通基础设施合作方式。 3.构建全方位的中越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及模式 平.加快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实现农业资源及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培育跨境一体化的农业生产要 素市场和农产品交易市场。重点打造中越跨境农业技 术交流合作、农业物资和农业机械等重点领域农业区 域国际市场。只有既发挥国际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 要打造中越跨境农业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合作平 台和合作模式:一是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各种的经贸合作会、农业展、农 业合作论坛、农业合作恳谈会、农业企业洽谈会等平 台,为中越农业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二是充分利用 中越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平台,扩大中国对越南农业技 的基础性作用,又加强中越双方政府在农业贸易及农 业投资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实现中越农业发 展共享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实现农业资源 和生产要素跨境合理配置。中越两国应充分发挥各自 一术的输出和推广范围。三是共建跨境现代化农产品交 易平台。中越边境地区应建立集物流、配送、仓储、商 务、贸易等为一体化现代化综合农产品国际交易市 90— M0DERN EC0N0MIC RESEARCH 场,并建设中越重点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中越农业 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中越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 台 积极推进农业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提高中越跨境 区域国际市场流通现代化水平。四是创新跨境农业合 作模式。除了开展由政府组织的多层次的中越跨境农 业合作活动外.还要鼓励中国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走 包括建立中越农业部长定期会晤以及中越跨境农业 合作相关省级政府定期会晤机制,围绕中越跨境农业 合作重点议题讨论并力求达成共识。二是建立中越跨 境农业合作统一管理协调机构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负责具体落实和推动中越跨境农业合作的政策,针对 中越跨境农业合作重要问题展开协调并促进问题的 出去”.建立中国跨境农业合作产业园区,以及大力发 展跨国农业科技园建设项目和行业协会,带动跨境农 业合作项目等农业合作模式。 4.提升中越跨境农业贸易自由化水平 提升中越跨境农业贸易自由化水平,需要消除各 解决。三是建立中越跨境农业合作的利益协调与平衡 机制.包括建立中越农业合作利益磋商机制、中越农 业合作利益共享机制以及中越农业合作利益补偿机 制。四是建立中越跨境农产品贸易监测预警体系,包 括农产品贸易信息收集、农产品贸易情况监测、农业 种农产品贸易障碍.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中越 双边农产品贸易磋商机制的作用,及时准确发现农产 品贸易障碍并采取有利措施消除。二是消除农产品贸 易的关税壁垒。虽然中越农产品贸易大部分实现了零 关税,但还有些农产品依然要收关税,要进一步扩大 免税农产品范围,努力消除关税壁垒。三是消除农产 品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中越双方农业贸易自由化的障 碍主要还是非关税壁垒,双方应从便利通关、检验检 疫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强合作,消除非关税壁垒。中 越双方应进一步简化边境商品出人手续,进一步降低 和取消农产品收费项目、提高双方海关行政办事效 率。通过消除关税之外的限制性措施,完善中越农产 品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跨境农产 品交易环境。针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中越双方要 产业损害预警、农业产业补偿在内的一套完整的跨境 农产品贸易救济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范跃进著:《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 版社2005年版。 2.农业部著:《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报告》,中国农业出版 社2015年版。 3.覃柳丹:《跨国合作“两头甜”——中越农业资源开发合 作纪实》,《广西日报))2Ol1年l2月21日。 4.周雪春:《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进展与影响分析》,《农业 经济))2007年第1期。 5.曹云华、胡爱清:《“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一东盟农业互 联互通合作研究》,《太平洋学报))2o15年第12期。 6.张玉娥:《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农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针 对中越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问题。需要大力发展品 牌农业,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的品牌国 际知名度。双方还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认证与监管的合 产品竞争性与互补性》,《世界 ̄11,'))2016年第7期。 7.仇焕广、杨军、黄季:《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 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管理世界))2007年第 9期。 8.吕玲丽、王娟:《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模式选 作,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国 际竞争力。 5.建立中越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 择》,《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4期。 9.潘金娥:《“早期收获”计划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 影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南博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建立中越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是实现中越跨 境农业合作的重要保障。中越跨境农业合作要加强政 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0.周晶晶、朱力:《现代农业转型的国际借鉴与政策启 示》,《现代经济探讨))2o15年第8期。 作者简介:张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讲师(崇左532200)。 『责任编辑:徐元明] 府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保障政府沟通渠道的通畅和中 越跨境农业合作利益协调与平衡,需要建立一套中越 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要从以下方面人手:一是建 立跨境农业合作的中越双边政府定期磋商会晤机制. 一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