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商丘古城古建筑布局与结构

来源:画鸵萌宠网
浅析商丘古城古建筑布局与结构

发表时间:2020-07-02T02:07:58.738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9期 作者: 胡向坤 安海鹏 张璐 赵珈禾 蒋龙

[导读] 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对商丘古城进行了考究与思考,然而由于技术和当时人们的不重视,导致古城存在众多问题,就此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 832003

摘要:商丘作为六朝古都,在历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处中原大地具有良田沃土,从古至今都作为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的频繁性,对当地的生活方式和建筑的建造形式都有重大的影响,尤其对房屋的建造形式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作用,商丘古城现存的建筑主要建于明末和清时期,在当时被称为归德府城坐落在商丘的淮阳区。本文通过实地的测绘和场地调研并且通过资料的查询,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对商丘古城进行了考究与思考,然而由于技术和当时人们的不重视,导致古城存在众多问题,就此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商丘;商丘古城;历史故居;保护与利用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流中,孕育了中华文明,商丘古城作为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在历史上自古以来就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经历了众多历史战争事件后,许多的文明成果都已不复存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和人们越来越重视古建筑的保护,近年来我国古建筑的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完善,具有巨大的文化学习价值,商丘古城在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的大力重视对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商丘的历史文脉可追溯到夏,是火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具有不可磨灭的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位,而且作为一大粮食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是将王相争之地,商丘古城具有巨大的历史文献研究意义,在商丘古城的保护措施方面,国家对商丘古城的保护与研究给与巨大的支持,可见商丘古城的文化价值和保护的迫切性。

古城区位图(睢阳区)

本文的撰写就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古城的历史文献的搜集和对遗留的故居古建筑进行解析。总结并探讨古城的保护文化价值与措施。

1.2 商丘古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此次研究是根据当前古建筑保护的大环境下,对商丘古城进行一次现状调研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相应措施,目前商丘古城的保护措施并不是很完善,许多地方进行了现代手法的处理,并不是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而且为了适应现代的生活习惯在古城中加入了过多的现代元素,对古建筑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破坏,在针对古城的旅游方面的处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是一味的对古城进行商业化利用,导致许多古建筑遭到二次破坏而且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本次就是想通过调研并研究古城的生活现状及周边环境的变化,

1.2.2 研究意义

归德府古城是明清时期河南九大府城之一,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对古城的研究和保护不仅仅对河南的文化古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国家的文化遗产也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商丘古城由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明清时期就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区,自然也就集聚了各业的巨头,最为出名的则是八大家族七大户,八大家族形成与明末清初时期指的是沈、宋、侯、叶、余、刘、高、杨八大家族,七大户则指的是清末时期的穆、陈、柴、孟、蔡、胡、尚,古城的遗址多为以上家族,现在都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目前商丘古城中的建筑有四种,民居类、祭祀类、文教类、衙署类建筑,但由于多次的战火摧残,只有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其他类型的建筑遭到了不同类型的毁坏,甚至有些仅存遗址进行研究,

三开间

第3章 商丘古城遗留建筑 3.1 故居建筑结构形式 3.1.1 壮悔堂(侯方域故居)

壮悔堂是侯方域的故居,侯方域是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家,他父亲也是东林名仕,年轻时期经常不约束自己,迷恋于酒色,并因此犯下众多错失,到了中年时候,才开始觉悟,于是下定决心痛改前非,于是建造了壮悔堂以表明自己的悔改之意。壮悔堂住宅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形制,前有倒座房然后依次过厅、厢房、正房依次展开,壮悔堂以庭院为中心的放射性形制,有上下两层,为硬山式建筑,整体布局建筑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主体是布置在北侧,园林放置在南侧,与正房相邻。

过厅;过厅位于两个庭院之间,作用就是过度两个庭院,过厅前面的庭院主要对外开放,对私密性要求并不是很高,大多用来接待客人,而后面的庭院则是家庭娱乐的场所为家人所用,一般用于自家人的娱乐交流,因此过厅的主要作用是分割内外,过厅为五开间,充当佣人的房间,由于壮悔堂住宅房间数量少,因此在过厅的体型设计较为重视,在南北两侧都开有门,进深为三进间,用于分割前院与正院。过厅中间部分用于交通和接待客人,次间设有卧室供佣人使用。

庭院剖面图

正房;正房建造在主轴线上,无论高度还是建造等级都是住宅之最,为家中长辈者居住,正房为两层,五开间,两进深的深度,为整个住宅空间最大,一层的大空间用于会客用或者家庭聚会、会议等重要场所,两侧耳房设有卧室,主要生活卧室设在阁楼,楼梯设在后面,利用屏风进行视线隔档以保证主人的私密性,

壮悔堂檐廊 3.1.2 穆氏故居

穆氏家族发扬于清代,是当时的富商,位于当时的七大家之一,穆氏的住宅是一宅九院式,但由于大量得到了破坏,只有前院和后院得到了完整的保存,但格局仍是商丘古城中建筑之最,因此在古城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为商丘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穆氏古宅的布局为混合式,采用纵向的轴线将前后的院落联系在一起,相应的房间建筑依据轴线布置,将院落进行等级设置,如前院楼的等级高于后院楼,相对应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也进行相应的规定,如后院的正房稍低于前院的正房,具有前后有序,左右交融的格局,在穆氏的布局中,通过纵轴线的串联将几个空间进行组合在一起,以中轴线的划分进行空间的排序,是住宅的主要活动空间也起到空间划分的作用,房间在主道路的两侧进行有序的排列,房屋建筑的排列形式也决定了不同院落的大小形式,在主轴线上的庭院也是在整个住宅中最大的院落,根据轴线体系的分布也会形成相应的单独庭院但规模会略小于主院落,具有清晰的轴线体系不仅可以体现家族的等级制度,还会形成联系各个院落的纽带空间,在整个四合院中通过房间和院落的体量、规格、等级之间的细小差距,体现整个轴线院落的主从关系。

正房;“正屋为主人,为本身;厢廊为手足,为仆从”,正房大多设在主轴线上,在整个住宅建筑中起统领作用,是家中长辈者居住,穆氏家族的前院正房是五开间,正房为一层建筑,明间用作客厅以接待客人和家庭重要会议以及供家人进行交流额场所,而卧室则被安排在靠里侧的次间和梢间,卧室的家具布置也有严格的要求,一般都是难桌北窗,衣柜箱子等则放在两侧,用格栅进行分割。

围墙;围墙具有激活庭院的作用,围墙一方面是将建筑整体与外界进行隔离,另一方面对内可围合成院落,形成私密空间,为家庭不同房间的人进行交流提供一个场所,通过对围墙的高低、长短、曲折处理也会起到增添景色的作用,在内院的墙上开设若干的异型空洞,加上外面的植物,无疑成为一种框中景,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则全然不同,以窗洞为背景 将庭院的植物映入窗洞里,也会营造出丰富变化的空间,除了外侧围墙之前,在庭院中也多处设置了隔墙,隔墙对于庭院的划分具有积极的作用,将庭院划分为如干个个依次来增加庭院空间的趣味性,并且通过隔墙的遮挡错位也能达到一种一步一景的效果。

第4章 商丘古城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商丘古城不仅在历史上乃至在今天都具有不可顶替的价值,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全世界都发挥着巨大的历史价值,因此河南对商丘古城的保护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注,但是由于当时对古建筑保护的技术的不成熟导致大量的文物并没有很好的保留下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古建筑巨大的历史纪念意义和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商丘古城的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1:发掘商丘古城潜在的商业价值,商丘古城遗留的建筑类型种类多,对历史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先做的应该是全力保持古建筑的原貌,尽可能少的对其进行修改,在破坏严重的地方以修旧如旧原则对其进行修建,商丘古城的建筑与其他文化财产一样,都是不

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我们应该充满对商丘古城文化的认同感。

2坚持开发与保护一致,保护古城的方式不仅仅是保留古城的原始风貌,也要考虑到古城的未来发展方向,要根据商丘的实际出发,不能墨守成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损坏历史建筑的前提下,挖掘古建筑的潜在价值。

3:打造适合商丘古城的商业模式,在我看来,对古城古建筑保护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它发挥它的作用,激活它的价值,就像故宫一样,不但具有旅游价值也有自己相应文化产品,商丘古城有其独特的历史沉淀文化,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体做法可以是针对不同建筑做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比较古老或者破损比较严重的应当重点放在保护与修复上面,而不应该进行商业价值利用,对于相对较为完整的可以进行商业化,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建筑挖掘不能的商业价值,入故居类一方面可以做旅游业处理另一方面可以做成特色的客栈类住宿,来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像文庙等公共建筑可加大宣传他的文化价值,出手相应的文化商品,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会很好的对当地文化进行宣传。

4:制定针对古城保护的相应法律制度,由于商丘古城的特殊性,根据国家的相应法律未必能对商丘古城进行很好的保护,因此应该在国家历史建筑保护法律基础上针对商丘古城的特殊性进行特殊的保护措施,通过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高效的对古城进行保护。

5: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当大家从心底开始愿意保护古建筑使,那么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进展就会很顺利,所以应当加大对商丘古城文化的宣传,将古城作为商丘的一张名片进行宣传。 第5章 结论

虽然之前作为游客去过商丘古城,以及后来的实地调研,但是对于古城的历史文脉、建筑结构并没有深入研究,目前现状商丘古城的保护力度并不是很大,商丘古城至今都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完整保留城郭、城湖、城墙于一体的建筑体系,理应得到更好地保护与重视,然而现状就是当地居民大量将现代的元素带入了古城区,导致新旧文化的零乱碰撞使得古城原有的历史风貌大打折扣。不过好在政府的重视使得原貌得到了改善。

建筑的整体布局依旧延续了传统。但根据当地的地形也有相应的改变,比如对于轴线的要求并不想北京四合院那么严谨,整个院落只有一个朝外开放的大门,并没有北京四合院中常看到的垂花门,而且大多采用了砖木的混合结构支撑。

商丘古城并不是哪一个单独学科既能研究透彻的课题,它是一种交融的课题,集历史学、人文学、民俗学为一体的。因此不能单单从建筑方面进行考究,而是从历史文化、人文背景,建筑结构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则主要从建筑结构及相应的历史文脉进行相应的研究建筑结构以及人文欣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商丘古城今后的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文献资料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丽轩.商丘与平遥古城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0. [2]刘园园.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3]陈道山.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06. [4]李伟伟.商丘古城传统建筑地域性特色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5]陈道山. 商丘古城“天圆地方”格局的文化意境解 读[J]. 规划师,2011.

[6]陈道山. 商丘古城建筑文化内涵之管窥[J]. 商丘师 范学院学报,2007(5):29-31. [7]张长寿,张光直. 河南商丘地区殷商文明调查发掘 初步报告[J]. 考古,1997(4):24-32. [8]赵中枢,胡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J].现代城 市研究,2012,27(10):8-12. [9]陈道山.商丘古城的概念界定及其科学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4):65~72. [10]陈道山.商丘古城建筑文化内涵之管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5):29~31. [11]陈道山.商丘古城:阴阳五行八卦城??[J].中外建筑,2008(12):58~61.

[12]王小块.阏伯台庙会与商丘的历史文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7):19~21. [13]黑川纪章,梁鸿文.日本的灰调子文化[J].世界建筑,1981(1):57~61 [14]陈华光.商丘古城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中州今古,2002(2):26~18. [15]商丘市政协.全面开发商丘古城[J].协商论坛,2005(8):8.

作者简介: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胡向坤(1996-01-20)男,河南省商丘市,汉,建筑学本科;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安海鹏(1996-06-15)男,甘肃省天水市,汉,建筑学本科;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张璐(2000-04-28)男,山东省德州市,汉,建筑学本科;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赵珈禾(1999-11-20)女,新疆昌吉奇台县,汉,建筑学本科;

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蒋龙(1999-06-12)男,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农场,汉,建筑学本科,研究方向:建筑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