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验(一)
实验名称:混合溶液中Zn2+、Al3+含量的测定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同组人员:
指导老师:
混合溶液中锌、铝离子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络合滴定的原理及应用;
2、培养动脑、动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3、了解控制溶液的酸度、温度和滴定速度在络合滴定中的重要性;
4、了解本实验所用指示剂的配制、变色范围;
3、接触复杂试样,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混合离子的滴定常用控制酸度法、掩蔽法进行,根据有关副反应系数论证对它们分别滴定的可能性。故可以不加掩蔽剂或不分离而只需控制合适的酸度就可以分别滴定。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做指示剂测Zn,pH>4.1后Al的各种羟基配合物将生成。Al3+的条件稳定常数为7.5。测定Al3+控制的酸度范围为pH=3.5~4.0。由于Al3+与EDTA生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偏低,反应进行的较慢,所以一般用返滴定法来测定。即先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并加热煮沸,使Al与EDTA充分反应,然后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从而计算出铝的含量。本实验先测出锌、铝总量,然后利用反滴定法测定铝的含量,最后得出锌、铝各自的含量。滴定开始前溶液为亮黄色,滴定终点溶液变为红色。
反应方程式:
二、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子天平,台秤、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容量瓶(100ml)、玻璃棒、移液管(5、10、25ml)、量筒(100ml)、量杯(10ml)、烧杯(100ml)、电炉、石棉网。
试剂:Zn2+、Al3+混合溶液10ml
5*10-4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0.1861g
1.3*10-3mol/LNH4F 37.04g/mol 0.048152g
0.01mol/l的锌标液10-20ml
0.005mol/l的锌标液30-40mol/l
0.5%二甲基酚橙(100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 ph=5.5 10ml
三、实验试剂的配制。
1、0.5%二甲基酚橙指示剂(100 mL)
用电子天平称量0.5g二甲酚橙于100 mL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g即可.
2、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配制 (100ml)
6.906克乙酸钠+1.6404g91.56ml冰醋酸溶解在100ml水中,然后取10ml加入到混合溶液中。
3、0.5%铬黑T指示剂(100 ml )
0.5g铬黑T溶于20ml三乙醇胺中
4、PH=10氨缓溶液
取氯化铵0.54g,加蒸馏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水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5、0.01mol/l锌标液的配制(250ml)
准称0.16-0.165g纯金属锌(或准称0.4g左右ZnSO4)加2.5mlHCl 1:1盐酸(1体积的浓盐酸加1被体积的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到250ml,计算出锌标液的准确浓度。
、实验步骤
1、取10ml混合溶液。(锌、铝的物质的量最大为4*10-4mol)
2、取5*10-4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1861g)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充分振荡使其溶解。(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在22℃使的溶解度为10.8g/100ml,所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在该混合溶液中完全可以溶解。)
3、加热振荡使锌、铝离子和EDTA完全反应络合。(EDTA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在0.01-0.02mol/l之间。)为使滴定尽量准确,用0.01mol/l锌离子进行滴定。用0.5%的二甲基酚橙作指示剂,用乙酸-乙酸钠控制pH=5-6。溶液颜色有黄色变为红色。
4、称取1.3*10-3的NH4F,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充分振荡溶解,使F-和铝离子充分反应络合,把EDTA置换出来。
5、用0.005mol/l的锌进行滴定。用0.5%的二甲基酚橙作指示剂,用乙酸-乙酸钠缓
冲溶液(pH=5.5)控制pH=5-6。
注:二甲基酚橙可用铬黑T(需配制)代替,缓冲溶液则需换成氨性缓冲溶液(pH=10)溶液颜色有纯蓝色变为酒红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