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1年第6期 总第204期 黑龙江对外经贸 HI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 No.6,2011 Seria上No.2O4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环境下 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左秀平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但网络欺诈、虚假交易、虚假合同等行为直接导致了电子商务 的“信用危机”。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信用意识淡薄、缺 乏行业自律、基础信用信息无法共享、没有公正的信用监管体系或第三方机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建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体系的模型,并提出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应加强企业之间信用共享、突出政府监管作 用、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法规、鼓励成立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 [关键词]信用危机;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四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一OO4O一02 因此,信用问题亟待解决,而建立合理的信用体系则是能 一、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及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已经进入大规模的发展、应用和 运营阶段,无论是B2B,还是B2C、C2B及新型的团购、代 解决信用问题的惟一有效途径。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信用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购电子商务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活力,体现出新模式、 新概念、新动向。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关于(2OLO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检测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 典型的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模式有四种:1.中介人模 式。在这种信用模式下,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作为中介 人,负责交易的审核、货款的接受和货物的配送。这种信 用模式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风险,但存在交易速度 慢、成本高的缺点。2.担保人模式。有特定的企业或网 站为交易双方提供担保来解决信用风险问题,一般只限 于特定的行业。3.网站经营模式。企业通过建设网店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其 中,B2B商务模式交易额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 15.8%;网络零售额达5131亿元,同比增长97.3%,较 2009年约翻了一番。 然而,网络交易持续增长的同时,网络欺诈和网络犯 罪也层出不穷。大量的不诚信现象集中爆发,直接引发 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信用危机”。有近期调查报告 显示,目前电子商务的交易问题主要集中在交易的安全 开展电子商务,这是一种单向的信用模式,一般适合于零 售业。4.委托授权经营模式。由第三方交易平台建立 交易规则,交易各方须遵守这些规则,确保交易的安全可 靠进行。 这四种模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程度地保证了交 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和信用问题,分别占到了30.3%, 28.9%和18.9%(见图1)。 易的可靠真实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 务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诸多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政府相关部门、银行 各界都为信用体系的建立制定了相关法律,但是针对电 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还很少(见表 1),2006年以后的相关法规几乎成为空白,这完全不能 满足我国当前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要求。 表1 我国颁发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 两早 患圈 。……一~一…。一~ ~……一一~一…… 纛 诮 障,28.90% 0 5% 10% 15%2O%25%30% 35% 图1 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交易模式中,商流、物流与资 金流同时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在电子商务环 序号 时间 法规名称 颁发单位 1 2005.1 (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 2 2005.2 3 20o5.4 (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 <网络交易平台服务规范) 国务院 信息产业部 境下的交易则是三流分离,消费者对于商品、商家、网络 信息难辨真伪,这就使得网络违法者有机可乘,网络诈骗 等信用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作者简介:左秀平(1985一),女,安徽安庆人,硕士,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的教学与研究。 .---——40- --—— 左秀平: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I4 20o5.4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国信家息版产权业局部、 (二)企业信用意识淡薄,缺乏行业自律 企业之间的信用信息不对称,获取信用信息成本过于高 昂,建议从事电子交易的企业之间建立合适的共享机制, 将企业信用信息共享,统一信用信息模式,加强电子商务 环境下的企业基础信用数据的建设,使得这些数据得到 最大化、合理化的利用。 (二)协调各方工作,突出政府监管作用 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企业缺乏信 用意识,没有信用文化,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 长。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交易的不可接触性 和虚拟性,使得企业失信现象大大增加,虚假广告、不诚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赖于 权威媒体与消费者的监督。消费者(包括个人和企业) 信经营等问题屡见不鲜。加上网络环境下的失信成本相 对较低,职责难以界定,这就助长了企业的不诚信之风。 (三)基础信用信息无法共享,体系不健全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都会搜集和掌握在本企业网站 内注册过的或是交易伙伴的信用数据,这些数据格式不 一,元统一标准,缺乏合理的共享机制。但是,在虚拟的 电子商务中,这些基础信用数据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若 无法达成共享,则只能在企业自身内部应用。这就造成 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用数据少、其他企业获取信 用数据成本高难度大、信用资源浪费等问题。同时,这些 零散的信用数据不成体系,没有统一的监管部门或规制 部门,使得这些信用数据的价值也大大降低。 (四)没有公正的信用监管体系或第三方机构 我国开展征信工作是在政府的推动、市场的引导下 进行的,这与发达国家实行的专门第三方信用机构进行 信用征集做法相距甚远。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缺乏公正 的信用监管体系或是专门的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使得 企业的信用信息征集困难、失信问题惩戒力度不够,没有 形成完善的信用管理、维护体系。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模型的建立 根据电子商务交易的特征,结合当前我国电子商务 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构建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体 系模型(见图2),并针对该模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甲 囤 豳…悃 图2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模型 (一)提高企业信用意识,加强企业之间信用共享 企业是建立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的主体, 企业自身应当提高信用意识,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来提高 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有多种途径,如 可通过专门的机构组织企业信用学习、可通过网络媒体 向企业灌输、还可培养企业骨干人才等。同时,为了解决 根据自身交易经历,通过购后评价,为企业信用体系的建 立提供真实的数据;媒体可实时报道网络信用现象,对企 业的信用进行实时监督。同时,政府应协调各方工作,对 整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体系进行公开、公正、权威的 监督,建立真正的让政府可监管、媒体可监督、企业可呈 现、消费者可追溯的电子商务信用监督平台。在各方监 督的前提下再建立一整套的信用评价、巡查、投诉体系, 这样电子商务的诚信才能得到保障。 (三)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法规 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是保证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信 用体系建立的前提。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2005年 出台的,相对来说较陈旧。建议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牵 头,由国家工信部等政府机构出台具体的网络环境下的 信用体系建立的相关法律,来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 系的建立,以及我国电子商务的全方位、高速发展。 (四)鼓励成立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 首先,应由专门的企业来充当网络第三方信用机构, 这类机构必须要得到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或国家工信部等 权威机构的授权。其次,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需包括三 个子系统:信用信息采集系统、信用评估查询系统和信用 跟踪反馈系统,来采集企业基础信用数据,对企业进行评 级及管理。再次,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在采集数据、进行 评级管理时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到真正的信 用和真实。企业只有获得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的认证, 才能从事电子商务。最后,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应由政 府部门、网络消费者、企业共同监督,来提高信用建设、信 用评级的效率。发达的第三方网络信用机构可以为电子 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 杂的工程,必须坚持“四驱动”机制,以“企业自身建设” 为基础,以相应的信用法律法规为保障,受消费者和权威 媒体来监督,由政府部门来引导,共同促进电子商务环境 下的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佟聿松.浅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M].企业研究, 2010. [2]成蓉晖.建立全方位的信用体系是我国电子商务 发展的当务之急[J].征信,2010(6). [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 务市场检测报告[R].2011. (责任编辑:张彤彤) 一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