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
◆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介绍太阳能的产生及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的广阔前景,说明利用太阳能的重要意义。用图文配合的方式说明目前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两条途径,并说明要大规模地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存在着不少困难,有待于人类继续大力开展研究工作。本节以讨论和自学为主。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有用性。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2。大致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学习了解太阳能的特点,理解太阳能属于可再生一次能源。分析化石能源来自太阳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学生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意识,通过光伏产品推广提高创新节能意识。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太阳能的利用。【教学难点】 太阳能利用中的能量转化.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太阳能电池板等.
◆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展示图片:太阳能热水器。
讨论:你用过太阳能热水器吗?它具有方便、节能、高效的特
点,深得人们的青睐。同学们,你们知道它的原理吗?它是怎么样工作的?
2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二、
知识讲解:
(一)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学生阅读课文后对照图片讲解
太阳的大小: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体积大约是地球
的130万倍、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万倍。
太阳的构造:太阳由太阳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太阳大气构成. 简单复习上节聚变内容,提问,聚变产生的条件。 第一,有质量很小的原子核;第二,有超高温的环境.
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原子核,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送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二) 太阳能是人类资源宝库
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近50亿年,地球在这近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上亿年前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
3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介绍矿石能源的形成。
提问:我们知道矿石能源是远古的植物动物形成的,但是,这与太阳能又有什么关系呢?太阳能又是怎么进入到植物中呢?
课堂讨论:P175页的想想议议。
(三)太阳能的利用 1、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
看看课件上的图片,讨论集热器的原理。 讨论课本P176页的“想想做做”。
2、
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
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航空、航 天、交通、通信等领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学生举例,教师总结。
4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师生讨论太阳能的优缺点。
三、
课堂总结:
1.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2.太阳能──人类能源的宝库 3。太阳能的利用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一、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二、太阳能──人类能源的宝库 三、太阳能的利用 1、光转化为热 2、光转化为电
5
太阳能
6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