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资产证券化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应用

来源:画鸵萌宠网
经营管理与目标。但职业成长方式的员工,会将本职岗位中个人能力的提升放在首要位置,这样的知识型员工个人能力成长与组织绩效是一体的。与绩效的关系处于一体化促进状态,具有很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人资管理期间会体现出企业运营的成本节约,达到更稳定的使用效果,企业的组织绩效情况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此类知识型员工的个人能力。企业的控制流程也是不断完善的,会充分的与原有管理体系相互融合,为知识型职工的能力水平提升创造环境,再进行学习资源的调动,实现组织内成员的共同进步。三、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研究阶段所应用的管理计划能够帮助提升系统的运行使用效果,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判断,可以确定的是在管理计划中,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调动,使企业在经营发展期间,能够得到稳定的人力资源保障。组织绩效情况应当定期的审查,通过技术方法来帮助完善,并提升组织的绩效考评指标结果。通过宣传教育来提升企业内各个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理性的面对所遇到的问题。知识型员工的个人能力需要不断的提升,并避免管理计划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所学习的内容更要与企业发展前提充分的融合,保持一致才能避免出现理论体系难以落实的现象出现。团队内部同岗位之间的员工既要保持竞争积极性,同时也要维持相互合作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达到理想化的使用效果,理部门汇报,并在接下来的管理体系中体现出过工作岗位变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充分的完善员工的工作能力。针对知识型员工培养以及学习环境的创造,下面将几种常用的管理方法总结如下。培养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认同组织的员工,意味着自己的核心需要和组织价值观相一致,在工作时,员工的投入度较高,有一定的协调配合意识,更倾向于在组内成长。同时,企业应将自己的文化理念传输给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整体中的一分子,集体利益至高无上。企业应注意人才的搭配,不同性格互补的人共同工作会取得很好的成效。人力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无论是对企业短期绩效还是长远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对组织认同的员工,应适当提高其专业认同度,帮助其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培养其职业兴趣,做到人岗匹配,才能事半功倍。企业应大力推行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使企业及时发现松散式和知识型员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组织财务绩效。用余留的资金、资源去招募追求组内职业成长方式的知识型员工,为企业未来长远发展做准备。对于职业成长和组织绩效的划分,只选择已有研究中的一种,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细化。参考文献:[1]袁庆宏,丁刚,李珲.知识型员工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组织认同和专业认同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01).[2]郑子林.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探析[J].管理世界,2014(04).资产证券化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应用■易红梅摘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要:“十三五”规划就提出要“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兼并重组”。本文从目前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要求出发,提出资产证券化对于推进我国国企改革意义重大。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风险,因此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国企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发展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融资应用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得以蓬勃发展,并且通过相关数据证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仅2015年我国共发行1386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金额5930.39亿元,较2014年增长79%。截至2015年12月末,市场存量为7178.89亿元,同比增长128%。一、资产证券化及其作用机理广义的资产证券化认为凡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以筹资的行为均属于证券化。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化为证券的金融活动。即将缺乏流动性但是预计可以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重组,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的方法予以出售,从而获得融资,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国有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缺乏流动性的国有资产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资产证券化的最初级的形式是对存量资产折股并公开募集发行股票。虽然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它的运作方法就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优良资产聚集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资产池,之后通过结构性重组,并进行一定的信用评级、信用增级,将其转换成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二、实施资产证券化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要求国企的资产证券化是国企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国有企业融入市场经济的关键之一。因为资本证券化可以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增强资本效率,能够使资本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由于资本证券化,从而让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让资本细分化,从而让资本具有高流动性和对社会高强度的渗透力,大大减少了资本的沉淀、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并能够在流动中增强活力。1.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盘活存量资产。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国企面临一大困境就是存量.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在管理过程中,岗位工作人员如果出现变动需要及时向上级管802016年14期总第821期资产的僵化。主要体现在企业持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票据和流动性相对较差的优质资产;另一方面却担负着巨额的银行债务和企业债务。面临这样的困境,如果国有企业能够采用资产证券化能够让流动性比较差、但是未来收益比较可观的存量资产提前变现,将企业的存量资产释放出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那么就能够盘活国有资产。2.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国有企业融资成本,改善财务结构。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真实出售”使该部分资产从财务报表中移除,从而降低了资产的负债率,提高了资金的周转率,从而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企业融资能力得到提高,企业的财务结构得到很好改善。3.资产证券化可以扩大国有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实现多渠道融资。资产证券化所具有的“脱媒特征”可以不必通过商业银行媒介而直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长期融资,能够为企业建立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之外的第三大融资渠道,增加了企业直接融资比重。4.资产证券化能够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促进国有金融资产的健康发展。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技术,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换为等级相对较高的有价证券,这样不但使资本的充足率提高,同时还改善了资产负债结构,使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更有助于商业银行有效分散贷款组织的非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了金融业的整体风险。三、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1.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近些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各方面的问题,从而积累了巨额的不良资产,由于不良资产的产生,从而阻碍了我国市场化进度以及国有银行的商业进程。而资产证券化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可以处理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开辟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新通道,从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2.国有企业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众所周知,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建设周期长、资产投资量大、回收期较长、风险比较低、回报比较稳定等等特征,从这些特征来看是完全符合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条件的。因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这样的话可以缓解基础实施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融资功能,改善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国有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快捷,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还可以保护所有者的权益。3.国有企业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拥有一批质量相对较好或者是通过重组之后质量还可以提高的应收账款,但正是由于这些应收账款的存在,让企业处于沉重的贷款压力下,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和经营风险。也正是由于这些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了企业信誉度的下降,以致于更难获取必要资金。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有选择地实施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这样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加速国有企业资金周转,同时还可以让投资者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投资工具。四、推进资产证券化在国有企业中实施的建议经营管理在我国资产证券化推行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税务费用相对庞大、金融体制不够完善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推行。因此必须要结合目前新常态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1.立法先行,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建立符合资产证券化税收和会计制度,资产证券化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一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以保护资产证券化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还应该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税收政策,这样的话可以降低资产证券化的车成本,从而来吸引投资者,提高投资者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会计制度上,我们还可以建立适合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制度,根据资产证券化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规范,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会计制度的适应性。2.培育多方投资者,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应该多方面、多渠道培育机构投资者,从而让投资成为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力军。诸如: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商业银行、民营企业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机构投资者。同时,要不断的引导居民存款进入证券化市场。3.积极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保证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还需要一个日益完善的金融环境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一方面国家应该建立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金融市场中介组织的规范建设,严格市场准入和从业标准,增强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快国有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市场的约束,形成具有调控力度的信用机制,这样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资证券化质量,扩大市场需求,推进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国有资产证券化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众多方法中非常不错的方法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觉得了一定成效。虽然目前不同产业和集团、不同区域的证券化都面临种种问题和困难,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助,同时企业也需要靠自身的努力解决。总之,实施资产证券化可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国有企业创造效益、促进国有企业健康良性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高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和探索[J].财会研究.[2]唐毅泓.我国资产证券化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7(02).[3]邢学杰.资产证券化的模式选择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10:70.作者简介:易红梅(1985-),女,广西桂林资源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就职于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投融资管理81.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