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睡眠障碍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ChinaHealth CareNutrition\ ’T巳 l71 己’苫 卜’ 睡眠障碍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 丁一玲 【中图分类号】R 2 4 8 【文献标识码】A 睡眠障碍是精神科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患者 以失眠症为主要表现,包括入睡困难、早醒、时睡时醒、通宵不眠、睡 眠规律倒错等…。针对不I 的病情,采取及时、合理的护理工作十分 重要。 1临床资料 1.1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6月1口至l2月31日住院的245例睡眠障 碍的精神病患者。疾病诊断均符合CCMD一3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37 例(55.92%),女性108例(44.08%),年龄15-78岁,平均(28.62±6. 35)岁,病程18-29年,平均(7.2±5.6)年。 1.2方法 1.2.1将睡眠障碍分为5种形式 I入睡困难(夜间卧床2h后才能人睡);Ⅱ间断睡眠(夜间入睡期间 醒3次以上,醒后半小时才能入睡);Ⅲ早醒(早上3点以前醒后不能入 睡);Ⅳ未H ̄:(24h总睡眠时间小于2h);V睡眠过度(24h睡眠时间大于 l 4h)。符合多种睡眠障碍患者重复计数。 1.2.2调查方法 2009年6月l 13至12月31日调查住院的245例睡眠障碍的精神 病患者刚入院时72h内的睡眠状况。资料来源于患者主诉及陪护或护 土的观察。 1.2.3统计与形态分布 入睡困难l78例(72.65%)、早醒l 51例(61.63%)、时睡时醒 22例(8.98%)、通宵不眠32例(1 3.06%)。 1.2.4查找睡眠障碍的原因 经过观察和调查,其睡眠障碍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纳为:与精神症状 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住院环境影响患者的睡眠;社会心理因素;药物对 睡眠的双重影响以及其他因素对睡眠的影响。 结果显示:精神疾病因素l72例受幻觉、妄想支配出现焦虑、恐 惧,导致患者紧张、坐卧不安、难以入眠;87例因心境恶劣、悲观失望 等忧郁情绪出现入睡困难、时睡时醒和早醒;6l例躁狂发作及106例 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兴奋躁动难以入睡,甚至通宵不眠;28例老年患者 常白天嗜睡、夜间不眠、到处乱走或做些无目的的事情。47例患者囚 环境改变而不能入睡,34例因思念亲人,担心孩子无人照看或获悉亲 人去世等而辗转反侧;78例因即将出院而即喜即忧,心理活动复杂,担 心工作、学习、家庭、婚姻及疾病是否复发而难以入睡l2 J,也有部分自 知力恢复良好的患者因怕出院后受歧视,出现自责、悲观等病后抑郁 情绪,导致睡眠障碍。37例患者出现明显的椎体外系不良反应,如急 性肌张力增强、静坐不能;心血管不良反应,导致睡眠质量差。46例患 者因身体不适而失眠,也有因发病后社会功能受损、生活懒散、缺乏 梳洗导致周身皮肤不适而出现睡眠障碍,个别患者为了逃跑、自杀而 假装入睡。 2护理干预措施 2.1做好病区管理工作 2.1.1提供安全、安静的住院环境 安全管理是精神病区的重中之重。病区内的一切危险物品必须 妥善放置、严格管理。工作人员要随时做好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严防意外事件发生。病区内保持安静,避免嬉笑、打闹和各 种吵杂音,卫生清洁,病区宽敞舒适,陈没简单、方便、安全。重症监 护病房与一般病房分开管理,建立患者作息制度、会客制度、件院须 知等规则制度。舒适、安静、整洁、安全的环境不仅有利于睡眠1]j,而 且为睡眠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什。 2.1.2患者管理 根据医嘱及病情,进行分级管理。床位安排合理。新人院患者 和兴奋、躁动等特殊患者安置在特定病房,设专人看护;把有不良睡眠 习惯(如鼾声大、磨牙等)的患者安置在单间病房,以免影响他人,组织 患者成立病区休养委员会,推选委员会主任、委员、组长 1,与工作人 【文章编号】1 004 7484(2 0I o)o4—0l I 7—0 员负责监督,维护病区正常秩序,参加各项工娱疗活动,使患者“有劳 有逸”,利于睡眠。 2.1.3心理护理 新人院的患者以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为主,容易出现入睡困难,护理 人员此时要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周围环境,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 顾,创造一个“生活家庭化”的氛围,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因素,使其有 安全感。对个别恐惧情绪严重者,可暂时陪伴于患者床前直到入睡。 对长期住院者,安排家属探视;对恢复期患者,他们担心出院后受社会 偏见、被亲朋疏远,担心疾病复发、往往产生失眠症,根据患者的具体 表现,采取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解决好影响睡眠的顾虑。 2.1.4对症护理 精神兴奋、躁动、易激惹、攻击行为的患者,要及时遵医嘱应 用药物控制症状和药物辅助入睡,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病情稳定、 合作较好的患者若产生入睡困难,睡前忌服用引起兴奋的药物:饮料或 浓茶,避免参加激动兴奋的娱乐或演讲活动,鼓励患者洗温水脚或做放 松训练术和刺激控制法等。对易醒、早醒的患者,鼓励其白天参加适 当的活动,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为了不影响睡眠,工作人员夜间要做 到“四轻”,保持病房安静。 3结果 245例睡眠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由护理干预前入睡困难178例(72. 65%)、 醒l51例(61.63%)、时睡时醒22例(8.98%)、通宵不眠32 例(13.O6%)下降到了护理干预后的入睡困难4例(1.64%)、早醒6例 (2.44%)、时睡时醒2例(0.8%)、通宵不眠1例(0.4%),说明睡眠障碍 的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显著差异。 4讨论 精神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是常见的。本文显示的睡眠障碍患者 的分布与国内的资料报道的分布相接近;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睡眠好 坏常预示病情的好转、波动或恶化,良好的睡眠对巩固治疗效果,稳定 患者情绪起着重要作用;相反,严重的失眠可使患者焦虑、烦躁、苦 恼,并易发意外。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通过临床观察,导致其发 生的因素有:兴奋、躁动、紧张、恐惧、情绪焦虑、幻觉、妄想等症 状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或急性发病者,自知力缺乏,不愿住院治疗,家人 或单位被动送住院的患者;情绪悲观消极、缺乏自信心的抑郁患者;不 适应住院环境,尤其是封闭式管理,缺少亲人陪伴,使患者感到孤独,心 情不愉快的;因病影响到工作、学习、婚姻家庭、人际关系、经济来 源产生思想顾虑的,另外患者有躯体疾病,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 应,医患关系紧张等均可影响睡眠。因此,欲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改 善患者的睡眠非常关键。护士可综合应用各种护理措施,给予及时恰 当的护理,至关重要,它能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痛苦、巩固治疗效果、 防范危险事故、缩短治疗周期,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l】 陈彦芳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山东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302-307. 【2】 杨金满精神病人睡眠障碍分析及护理【J].四川精神卫生,1 997, 10(4):285. 【3] 陈淑清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 994: 266. 作者单位:湖南邵阳邵阳市精神病医院422000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