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筴的词语解释是:1.见'梵夹'。基础解释:见/'梵夹/'。
梵筴的词语解释是:1.见'梵夹'。基础解释:见/'梵夹/'。 注音是:ㄈㄢˋㄘㄜˋ。 拼音是:fàn cè。 简体是:梵筴。 结构是:梵(上下结构)筴(上下结构)。 繁体是:梵筴。
梵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⒈见“梵夹”。汉语大词典:见“梵夹”。《汉语大词典》:梵夹(梵夹) 拼音:fànjiā亦作“梵荚”。亦作“梵筴”。(1).佛书。佛书以贝叶作书,贝叶重迭,用板木夹两端,以绳穿结,故称。唐李贺《送沈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王琦汇解引唐杜宝《大业杂记》:“新翻经本,从外国来,用贝多树叶,形似枇杷叶而厚大,横作行书,约经多少,缀其一边如牒然,今呼为梵夹。”《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三年》:“又于禁中设讲席,自唱经,手录梵夹。”胡三省注:“梵夹,贝叶经也;以板夹之,谓之梵夹。”清赵翼《祥符寺》诗:“前朝留梵荚,签轴至今縢。”自注:“寺有宣德中所颁全部藏经。”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宋时西域取经故事》:“北天竺僧天息灾与施护,各持梵筴来献,此宋时取经故事也。”(2).指用板夹两端以绳穿结的书籍装帧样式。宋王巩《闻见近录》:“国书严奉,未有如玉牒者。祖宗以来,用金花白罗纸,金花红罗褾,黄金轴。神宗时,诏为黄金梵筴,以轴大难披阅也。”辞典修订版:板夹的佛经。
关于梵筴的成语
惮赫千里 梵册贝叶 担惊受怕 词不达意 斗粟尺布 东拉西扯 点金乏术 促膝谈心 岛瘦郊寒 电光朝露
关于梵筴的词语
电光朝露 斗粟尺布 担惊受怕 点金乏术 促膝谈心 大公无私 词不达意 挟筴读书 大含细入 惮赫千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