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成了专业发展规划,是对这一轮学习培训进行总结的时候了。
今年的5月6日至11日,我作为xx市名教师培养工程的学员,在第二师范学院进行了第一次培训。这是一次相对完美的培训,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国外教育视野、课题研究、个人教学风格、名师成长路径、教师修养、名著阅读、教育技术等板块,还有与理论及实践导师见面会等。收获较大,感受良多,它在让我们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里”的同时,对“如何去”也作了细致周密的部署。
也是在这次培训,我第一次认真理解名师的含义、标准和条件;第一次思考“教学风格”问题;第一次“郑重”地对自己的成长作出系统的思考和规划。
几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我进入某教育刊物的网络论坛,结识一些朋友,从那时起,我在工作之余抛开以前消磨时光的生活方式,注重网络学习,加入一些优秀团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同尺码的人”一起阅读,就某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在思考、表达、交流中,我收获着成长:教育理念发生变化、教育成效明显、文章发表获奖、获得市级荣誉、教科研有一定的成绩、评上中学高级职称,现在又成为市名师培养对象……这些,是之前的我不敢想的事。在成长的快乐中,我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幸福。
在成长路上,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在一个个点上“挖坑”,不如深掘一口自己的“井”。要想进一步发展,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己发展方向在何方?自己确切的目标是什么?这也是我曾一度迷惘之处――我这口“井”是属于班级管理方面,还是学科教学方面?如果是学科教学,我重点研究的“点”又是什么?我内心的航行就像漂于水面随风而动的一片树叶,没有自己的目标方向,在迷惘、迟疑中踟蹰不前。特别是从XX年起的一段较长时间里,因为工作多等多方面原因,也因为自己的目标不明确,连阅读也变得断断续。
老实说,在周围很多人的眼里,我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学工作无压力,生活如意,也有了一定的荣誉,你还追求什么?我也曾经这样想过,“无欲一身轻”,那样的日子似乎很是惬意。但我很快就感觉到,这样的生活或许会让我满意,却无法给我成长感,不会为我得到充实的内心。我必须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我如何给自己力量?如何突破自己成长的“瓶颈”?
这次培训,就是一场及时雨,一个个的谆谆智者在为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闫德明教授的“教学风格”讲座让我眼前一亮:“如果用一分钟介绍自己,你怎么描述?你会选择哪些关键词?”刚接触这一关于“教学风格”的问题,我一下子懵了――我确实找不到自己的“关键词”,也从没认真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更不知如何介绍自己。“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在闫德明教授的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启发引领下,促使了我的思考:要发展,必须先真正地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自身的特点,凝练而形成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这就是教学风格!它是如何形成的?我自己最特出的地方是什么?在我的课堂里,最值得发扬下去的优点是什么?也就是说自己课堂最有价值的是哪方面。结果,我觉得我能有“学生心”,较能以欣赏的目光面对孩子们,宽容他们,理解他们,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就是这样,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也能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对于我的课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它能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其次,它能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态度,比如敢于质疑,大胆表达自己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另外,还能充分表达交流,形成能力。于是,对自身成长的信心和勇气,在我内心不知不觉中生成了。
要发展,还要明确要发展为怎样的自己。或许以前我也有成为名师的目标,但名师是怎样的?这对我来说是个模糊的概念,我只知道要追求进步,让自己变得“优秀”“出色”,但优秀、出色的具体体现或标准却没有明晰。第二师范学院的古立新教授在“名师成长路径”中一条条对照标准进行讲述和解读,使我认真细致地思考“名师”――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视野广阔、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较深切地理解到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名师的标识。这些,都很好地促使和帮助自己思考成长的问题,虽然我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差距,但至少能帮助我基本地定出了自己较为清晰的努力方向,这对于我而言是成长的新的节点。或许,距离不是问题,关键是目标方向,还有付之的行动。
这次培训,给我的触动,及至震撼的'还不止这些,在课题研究、教育阅读、教育技术等充实自己的同时,我也深切感受到了优秀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个人魅力,如胡兴松老师的自负风趣、“艺术家”罗易老师的潇洒自如、吴向东老师的严谨还有他们在事业上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接下来的研修日志和成长规划等的反思,促进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所有这些,我觉得在自己的成长路上有标志性意义的。感谢这一个平台,感谢所有给我启迪帮助的人,使我更好地对“我是谁”“我要到哪里”以及“如何去”这些关键性问题作出思考,让我有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知道,成长没有捷径,成长是自己的事。其中的过程,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正如这次培训很多专家教授都提到的一样,名师不是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或许这是一条“漫漫长路”,但庆幸的是,自己已在路上,正在努力“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送走繁忙充实的鼠年,又迎来充满希望的鼠年,回顾过去的一年,自己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上都有所收获。现将xx年的个人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自觉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平时,我认真学习了xx大精神,仔细体会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胆创新、乐于奉献,努力教好每一堂课,带好每一次训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我能够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此外,我还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
二、深钻教材,认真教学,圆满完成任务。
体育课教、学、练三者之间的统一。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引导水平的体现。只有教师正确而巧妙的引导,才能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区优质课比赛中,我动脑筋、想办法,将教材进行分段教学,每段之间都是递进关系。同时,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按能力分组,教学因人而异,是每位学生各需所求,各挥其能,各展其才。通过
自己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这节课上的有声有色,效果很好,获区优质课一等奖。
学生普遍都害怕长跑50m8这个项目。为了让学生达标,必须树立他们的信心,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我给他们讲
三、发挥特长,刻苦训练,办好女子田径队。
我是田径运动员出身,训练田径是我的特长之一。围绕着把我校田径队保住全区领先指导思想,组建田径队要从长计议 ,长要有规划,近要有打算。在选材时,我要求二年级至六年级都有学生参加,不仅要考虑眼前队伍的适用构成,而且要考虑队伍的后继有人 。在训练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能力,制定了合理有效的科学训练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狠抓队员的基本功训练,要求每个队员动作规范,从小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在训练中,我不仅对队员们严格要求,而且对自己也严于律己,要求队员做到的,我也必须做到。无论是冰冷的寒冬,还是炎热的夏季,我都能坚持训练,每次都提前早早到校为队员们做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此外,我还经常找队员们谈心,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关心她们,爱护她们,为她们排忧解难,让每位队员都能感受到田径队就是自己的家。
在训练中,我给予了诚挚的爱生之心,端正了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采取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工作方法。正因为如此,在参加区组织的田径运动会中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好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的好评。同时,为在周边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形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专心教学,学习,反思。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二、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作为一名老师,更要去关爱那些学困生,不能因为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者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而随意的呵斥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应该去了解原因,联系家长多帮助孩子,上课更应该让这些孩子多发言,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三、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英语老师,更要利用网络,书籍,音响提高自己的口语,听力,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学会营造纯英语的小学英语课堂,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语言交流的机会。同时,老师要多钻研,开辟更多的新的符合小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老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每个孩子,增强孩子学习英语的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