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区的安排部署,在春节来临之际,我街道领导成员及各科室干部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制定方案,周密安排
我街道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家门、访民困、送温暖”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街道新春期间走访慰问方案》,进行了周密安排。
二、细化任务,强化保障
我街道辖区所有的困难家庭都实现了“一帮一”帮扶。首先通过建立台账,实现了数量准确,分类管理;其次是了解诉求和困难问题,重点对优抚对象(含涉军人员)、低保低收入人员和残疾逐一落实帮扶,努力实现“四扶”,即生活上扶贫、经济上扶业、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使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子女有书读、患病可就医、居住能安心;再次是密切跟进,动态掌握困难群体的诉求和新问题,争取早掌握,早化解,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三、领导带头,全面覆盖
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带头,亲自结对帮扶涉军人员,其他街道处级干部及科级干部也分别与涉军人员结对帮扶;其他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或者人员,由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挂点结对帮扶,把惠民政策落在实处,做到了责任明确,百分百覆盖。
四、沟通顺畅,效果良好
我街道结对帮扶人员在走访帮扶活动本着“对合理诉求逐步解决”的基调,通过与困难群体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积极宣讲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当事人正确对待、不盲目攀比,对各类问题妥善予以解决。
五、成绩斐然,日趋完善
截止1月11日,我街道已经对辖区内共52个涉军家庭、62个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34个困难大学生实现结对帮扶。春节前,我街道专门为辖区的20户特困家庭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并统一为辖区41户低保、55户低收入、165户残疾人、22个重大疾病家庭、3个困难优抚对象发放了慰问金,为52户优抚对象发放了油米年货,同时根据市区安排,对辖区内的所有的残疾人困难家庭、低保户、低收入和全体优抚对象(含涉军人员)等发放了春节礼品和慰问金。
下一步,我----街道的慰问活动不仅将扩大了慰问范围,将辖区所有低保户、低收入困难家庭、残疾人、重大疾病人员、困难党员和建国前党员、单亲贫困母亲、困难职工、高龄、孤寡或因病致困的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列入走访慰问之列,总数达到----人,而且还提高了慰问金额,年该街道用于慰问的金额达到----万元,比去年增加了----万余元。
按照《送温暖慰问活动的通知》安排,我乡高度重视,施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方式,精心周密部署,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心坎上。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一是召开了全体乡村干部参加的春节慰问调度会,传达了县委、政府“两节”期间送温暖慰问活动会议精神,对全乡的走访慰问工作做出了部署。要求包村领导、干部深入各村做到早调查、早上报、早慰问,确保村困难群体、优抚对象过上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二是召开党委扩大会,对各村上报的慰问对象进行逐一审核,认真研究慰问款项和慰问物品等事项,制定走访慰问方案。确保了慰问物品及时的准备妥当。
二、突出重点,全面覆盖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乡扩大了慰问的范围。共慰问建国前老党员1人,特困党员31人、特困户98户、离退休老干部13名,现役、退役军人18人,并集中慰问了乡敬老院,县财政拨款2250元,乡财政购买了价值44400元的慰问物品,其中老党员、老干部发放了价值9600元的慰问品。此外,我乡还对党员发放了1幅春联、1套日历。从思想上、物质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切实帮助解决老干部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我乡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工作,按照“不遗忘一位老干部,不漏掉一名困难老党员”的原则,坚持精神关怀慰藉和物质帮助支持相结合。加大财政投入进行慰问,充分体现了我乡对老干部、老党员的重视。
一是镇领导班子和联村(居)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慰问,物到、话到、情到,使被走访慰问对象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各村受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紧紧握着慰问人员的手,表示着党和政府的感谢。二是各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向困难群众集中发放慰问款物,也便于进一步了解群众所想、所感、所需;三是对在外地的党员用手机短信平台等形式向他们送乡党委、政府的关怀,虽然此刻他们身在外地,但是组织上并没有忘记他们。
总之,我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带着感情、怀着责任、尽心竭力做好困难老党员的工作,切实落实好走访慰问制度,做好节日期间关心和帮助,使老党员的晚年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安度晚年。
根据上级单位的整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某某单位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措施,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广大职(员)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确保了春节期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深入发动,做好思想工作
我单位于某月某日召开春节期间工作任务动员大会,对上级单位相关会议精神进行了贯彻传达,深入开展了节前思想发动,要求杜绝浮躁情绪,端正态度,做好大干一场和吃苦耐劳的准备。全体职(员)工从自身做起,通过一流的形象、良好的态度以及超强的工作能力展现一名某某单位职(员)工的风采,特别是干部骨干、党员团员、优秀典型更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遇困难冲锋在前,为全体职(员)工树立榜样,全力投入到春节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中。
二、周密部署,完善计划方案
按照上级单位方案部署,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了《某某单位某年春节期间工作方案》:一是领导干部履职履责,带头深入基层,发挥表率作用;二是细致部署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全体职(员)工做到职责清、岗位明;三是具体方案内容……多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万无一失。
三、强化保障,确保职(员)工状态
在后勤保障方面,某某单位对春节期间的伙食进行了精心安排:除夕的饺子,可口的饭菜,各种冷热饮品、花生瓜子……一应俱全,确保在职在岗职(员)工能够吃到可口的年夜饭,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春节。
四、无私奉献,全力投入
春节期间,我单位全体职(员)工充分发挥了不拍苦、不怕累的精神,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舍小家为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奉献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投入到了春节工作中。具体事例……
近年来,关于年味越来越淡的讨论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二是由于很多人对中国春节的习俗知之甚少,春节习俗的传承发生了变化。
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走进春节”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了解了有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走进中国“年”,观察它、发现它、感受它、融入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动员全民宏扬民族文化,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了学生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假期中,七至九年级的学生研究兴趣盎然,同学们或独立自主,或三五个人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根据学校推荐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了研究课题,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实地考察、实践体验等方式,获取了大量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学们的研究内容很广泛,从春节综合调查到“年”的传说、从春节的风俗习惯到外地过年的习俗、山东特产;从春节的饮食文化到“年夜饭”、“水饺的来历”;从压岁钱的使用到烟花爆竹的燃放……还有的同学对年画、窗花、春联、灯谜等传统文化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的同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七年级二班刘----同学在北京过的年,据他的调查,北京市一个春节放鞭炮要花一个多亿,而且他还了解到30%的烟花不合格,在烟花制造和燃放过程中,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甚至引起了火灾,同时在燃放过程中,到处硝烟弥漫,污染空气,放完后,地上还有许多小红纸片,工人们收拾很困难,因此,他建议同伴们要把放炮竹不仅当成一件好玩的事,也要让它成为一件安全的事,他还想发明一种无烟药,放完了不污染空气。
同学们参与其中,其乐融融,收获着,快乐着。他们包水饺,虽然包的不美观,露馅易破,馅包的太少成了面蛋,甚至切面时把手切破了,但他们经历着,体验着,努力着,从不会到做不好,再到做好,争取来年自己把每个饺子包得好看、好吃;他们不会写对联,但他们和家长一起贴对联、读对联,感受着传统文化,渴望自己能写出对联,猜出更多的字谜;他们与家长一起去超市购物、打扫卫生、挂灯笼、做年夜饭、品尝各种传统菜肴、看春晚、放鞭炮、守夜、拜年……体验着家的温暖,传承着春节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