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空中,我不是最耀眼的那颗星,却依旧快乐的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万里长空中,我不是最矫健的那只雄鹰,却依旧快乐的翱翔在苍茫的蓝天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不是最优秀的那个人,却依旧快乐的忙碌在青春飞扬的校园里。
快乐的忙碌在校园里,忙碌在太平最边远的六中校园里,这就是我的选择。
岁月的流逝中我总是如此清晰的记得,在20__年8月17日,我独自一人骑着一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伴着一路询问,终于从城市西郊的平安中部,跨越整个城市,来到了城市南郊的孙家湾。带着懵懂青涩,我走进六中的校园,走进孩子们中间,开始了三尺讲台相伴、四季风雨携手的从教生涯,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六中人。如今,我已在六中校园走过了十八载光阴。十八年的经历可以是一本书,写满苦辣辛酸却只能甘苦自知;十八年的记忆可以绵远悠长,而苦和累就是记忆的的主旋律。
记得曾经因为公交车难坐,我每天只能骑着自行车往返两个小时上班下班。晴天,我披着一身尘土,雾天,我披着一身潮湿。酷暑的烈日,汗水伴我走过,冬日的寒风,坚强伴我走过。冰雪中,我曾无数次的滑到又爬起,风雨中,雨水曾无数次的使我双眼迷蒙。这样的困苦中,我选择了坚守,选择了留在这里,留在太平最边远的地方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后来,我嫁到了太平,开始了挤三路公共汽车的生活。矿工们高大结实的身体时常将我夹在中间,我在他们宽阔的后背间左躲右闪,只为了露出口鼻,呼吸一点新鲜空气。有时为了准时上班,因为车内拥挤,我只能挂在车门口,在坑坑洼洼的颠簸中,体验车在飞驰时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感觉。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这是六中人的经历。或许正因为如此,有太多的人选择了下山,选择了远离孙家湾的南山,高德的东山,而我仍然选择了坚守,选择了留在这里,留在太平最边远的地方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在无数次的动摇中,我无数次的选择了留在这里!留在这里,为我爱的事业倾注我的满腔热情,为我的学生倾注我全部的爱,包括那些时常为老师添些麻烦的孩子!留在这里,努力去改变因为文化缺失而带来的心灵的贫瘠,去面对因为些许无知而无比蛮横的家长,无奈的承受付出与收获难成正比的困惑。
佛家有云:“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而我总是告诉自己:“我不在这里,谁在这里?”
于是我便一直在这里,从孙家湾的南山下到高德的东山,在太平最边远穷苦的地方,无悔无憾的忙碌着、执著着。汗水和泪水曾浸透了我走过的路途,年少的激情与梦想也在走过的岁月中一路洒落,深深地融进了我脚下的这片土地,生长成了我对教育事业更加无怨无悔的热爱,也见证了我由青涩少年成长为骨干教师的历程。而曾有的无奈,曾经流过的泪水,都在岁月的流转中,在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向我跑来的身影里,在一批又一批毕业生依依不舍的挥别中,化成了我的坚强,我的动力,我的执著,让我伴着太平教育不断发展的脉搏,不断的成长。
作为六中人,我深知难得有人对我们的辛苦对我们的无奈感同身受,也难得有人可以理解我们的努力和付出,但我依旧以我的努力为荣,以我的付出为荣,更以我的选择为荣。
是啊!我无怨无悔的选择了这里!选择了每天在疾驰的公交车上,迎接这里的第一缕晨曦,送走这里的最后一抹余辉。我无悔于这样的选择,即使岁月将细密的皱纹布满我的额头,将青丝染成白发,我依旧无悔于我的选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