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明朝罗贯中写的一篇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当时皇帝无能,各路英雄讨伐纷争,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不乏有值得令人去品味,去崇拜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三国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我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因为他既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军事家,又是一个能言善辩的辩论家,还是一个算透了人心的“心理学专家”。说他是军事家,在创建蜀国的道路上,大大小小的战役几乎都是由他来出谋划策。说他是辩论家,他在东吴舌战群儒,一大群东吴自称有谋有略的谋士被他说了个目瞪口呆,并落了个“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罪名。孔明骂死王朗,他硬是用话就把王朗给杀了。说他是一个“心理学专家”,草船借箭,空城计,在刘备去东吴时为他写的三个锦囊,三气周瑜……都把诸葛亮算人心的准确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说卧龙吊丧这件事吧,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后,诸葛亮来东吴吊唁周瑜,哭的悲悲切切。很多东吴的将领都认为是诸葛亮害死了周瑜,但一见诸葛亮哭得那么悲切,就不在认为是诸葛亮气死了周瑜,而是周瑜心胸太狭窄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诸葛亮对于我来说不像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他更像一位神,一位神人。
再来说说关羽,关羽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忠义,武功高。说他忠义,关羽在刘备战事失利时被逼上了黄土山,曹操给他那么好的条件他都不降。说他武功高,他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后来敌人一听说有一红面凤眼,五绺长髯,胯下骑一匹赤兔马,手中使一杆冷艳锯的将领带一支军前来挑战,无不闻风丧胆。关羽真不愧为“战神”啊!只可惜“战神”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关羽在麦城的时候,英勇的“战神”最终因为弹尽粮绝而战死了。
性格鲜明的人物,自然少不了张飞。他性格的刚烈与豪放,令人拍手叫绝。张飞怒鞭督邮,这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武功高强,智谋却很少。连关羽都在曹操面前赞扬他说:“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当孔明在博望坡第一次用兵时,孔明派遣张飞,张飞不信孔明,事后却对孔明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有那长坂坡前震雷般的一声怒吼,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这一声吼,就吼死了夏侯杰,吼退了曹操的五万大军。。可是张飞却栽在了他的刚烈上面,有一次他打了两个军士后,那两个无耻小人就在半夜里把张飞杀了。可怜一代猛将张飞,却死在了小人手里。
身长八尺,双手过膝,双耳垂肩,面如冠玉。一提到这些词语,我们就自然会想起刘备。刘备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仁慈,礼贤下士。当时刘备因为曹操大军逼迫,听了诸葛亮的建议,弃了樊城与新野,让樊城与新野的人民自选,要么留下,要么跟刘备走。当时是“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两县的人民都愿跟刘备走,就是因为刘备仁慈。三顾茅庐,这是三国中几个经典的故事之一。刘备去了三次诸葛亮的茅庐,态度还特别诚恳,才把诸葛亮请出山。我估计如果换了张飞,他早一刀把诸葛亮砍了。自从刘备把诸葛亮请出山后,刘备的事业才蒸蒸日上,最终建立了蜀国。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刘备的仁德与礼贤下士。
在京剧中,如果一个人的脸上白色多,那么那个人饰演的肯定是一个比较阴险的人。而如果遇上了里面有曹操的京剧,曹操的脸一定是全场最白的一个。因为曹操十分阴险,狡诈与歹毒。当时天子写密带诏书给董承,让他想办法把曹操给杀了。董承联和吉平、王子服等六人,想害曹操。结果被曹操知道了,下场都很惨。王子服等四人尽皆被斩首。董承一家老小良贱包括董承都被曹操杀了。吉平被抓以后被用了刑,后来曹操想当着众人的面给吉平用刑时,吉平已经“身上无容刑之处了”。曹操还教人“截去其九指(因为吉平之前已经咬了一个指头),再割其舌。”最后吉平撞阶而死。吉平死后曹操还命人分割他的尸体。董卓的妹妹董贵妃也处死了,当时她还怀着五个月的身孕那!!为了惩罚刺杀他的人,曹操曾经杀死七百余人,以至于“城中官民见者无不泪下。”曹操是个多阴险的人那!!可是不能不说曹操又是个有能力的人。他以七万兵马对袁绍七十万之众,却能击败袁绍。连刘备第一次见到诸葛亮时,诸葛亮都称赞曹操有谋。许劭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因为曹操的多疑、奸诈使他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曹操惶惶如丧家之犬。还有在与马超交战时,被马家人追的割须弃袍,差点就死了。染病时害怕华佗谋害他,不肯医治,加上忧虑吴蜀之事而寿终就寝,终年66岁。曹操死后曹丕无能,魏国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就像蜀国一样,曹丕身边也有个孔明似的能人——司马懿。不过他跟孔明可不一样,他居心叵测。俗话说“一个英雄身边必定有个大阴谋家”。他在曹操在世时不露声色。帮曹操治理魏国小心翼翼,一点点把大权揽在自己手中,等曹操去世后,开始自己的野心计划,吞吴伐蜀,最后三分天下归于司马炎之手。
这么多有勇有谋的三国人物,指挥起战役来又有怎样的一番精彩呢?三国中有两大战役,这两大战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这一战,曹操只有七万人马,而袁绍却有曹操十倍以上的人马,并且配有弓、弩、大弩(一种重型武器,上装石柱,攻击时将石柱射出,伤害极大。)。说得夸张点,曹军出门都得顶着盾牌,不然乱箭就射死你。况且袁绍还磊土山,让弓箭手站在上面往曹营里射箭。就算顶着盾牌也不很有用,大弩“轰”的一声,一个大石柱子砸出去,也要砸死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曹操是怎么胜利的呢?主要有三点要素,第一点:曹操采用了刘晔的建议,造出投石机来对付袁绍的弓箭手,弓箭手死伤无数。第二点:曹操为了防御袁绍的“地道战”,在营寨旁边挖了一圈深沟,让袁绍的地道计划泡了汤。第三点:曹操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时候做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选了三百精兵,不带武器,乔装打扮,兵贵神速地前往袁绍的存粮地点,放火烧了袁绍的粮草,是袁绍军心大乱。再乘胜追击,最终打败了袁绍。这是三国演义中,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如果说官渡之战是武力大战,那么三国中的第二大战役——赤壁之战就是计谋大战。曹操破了袁氏家族,蔡夫人又领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的兵力加起来一共有八十三万大军。曹操想侵略孙权,孙刘两家联合起来破曹,就有了赤壁之战。大战先从诸葛亮舌战群儒开始,然后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蒋干本想劝降周瑜,却中了反间计,杀了蔡瑁、张允;孔明草船借箭;黄盖受刑;阚泽献诈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孔明借东风;火烧曹操。打败曹操的过程中用了许多计谋。如周瑜给蒋干使得是反间计,使曹操杀了得力的水军大将蔡瑁张允。黄盖受刑阚泽献诈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孔明借东风火烧曹操。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真是一场计谋大战啊!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书,也是千古流传的一部巨著。他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并称中国四大名著。罗贯中对人物的刻画,对事态的描写,对人物心态的表现都栩栩如生,令人百读不厌。它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