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经验交流演讲稿

来源:画鸵萌宠网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诞辰纪念日,我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孔老夫子的思想,同时谈一谈我在的教学过程中落实孔老夫子的思想的一些体会,也算是先师的纪念,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提建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之后,在生活中经常实践它,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所以我们学的学问,只有真正落实在生活中,你才会真正受益,你才会产生由内而外的喜悦并且有幸福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在学习入则孝时,我就在每周班会课上给学生讲授《父母恩重难报经》,让学生知恩报恩。每节班会课前要复习提问上节课的内容,课后还要布置作业,作业就是每周末要让他们帮父母做事,并用专用的本子写行孝反思的体会。我给大家分享几位学生的记录:学习传统文化之后做法,与父母少顶几次嘴。爹妈回家时,笑着迎上去开关门。主动悄悄煮早餐,给父母夹菜,走路时让父母先行。给父母洗脚,剪指甲,过节给父母送礼物。给父母倒水,提醒父母按时吃药等等。未学习传统文化之前的做法,父母问我去哪儿?假装没听见。犯错时,父母责备时,不耐烦,谦他们唠叨,抱怨他们。不曾为父母夹菜。与父母顶嘴,若父母生气。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呢?那就是他们通过听讲,知道了父母的辛苦,父母恩重难报。心动了,还不行,还得有行动,接着我们布置了周末帮父母做事的作业,下周一要交作业,老师还要检查,批改,打分,表彰和展览。那就将学问落实了。学生们在记录中写到:过中秋节,我帮妈妈洗了三天碗,锅碗瓢盆可真多啊!油油的,洗得手酸,原来妈妈真的不容易。帮妈妈拖地,拖了整个地板,很累,肩膀酸,手酸,妈妈真的不容易,以后要好好孝顺妈妈。要不是我帮妈妈把这些事情做了,她不就更累,那就不孝了,所以我累是应该的。几乎所有的事情由我来完成,才发现原来这些也花不了我多少时间。陪柱着拐杖的二伯慢慢走,感到多么温馨、快乐。学生们在体会中写的最多的一句话,我又热又累,但还是很充实,今天是充实的一天,特别开心的一天。父母对孩子表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孩子你长大了,你越来越懂事了。学生在记录中用的最多的句式是我才发现原来和才知道如原以为爸爸只顾赚钱,可后来我才发现爸爸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如果没有他为我们撑起一片天,我不会有。暮然回首我才发现,第一次写字,第一次骑车等等,原来我们很多的第一次的成功都与父母息息相关。我才发现做一顿饭不是那么容易。平时觉得妈妈思想有些落后,经聊天,才知道我们知道的远远不如妈妈知道的多。跟妈妈交流中,我才知道妈妈也有梦想的`,但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我也很少了解妈妈,所以要更加努力去了解我的妈妈。劳动后家庭的误解化解了,家庭也就和谐了。有的学生还在劳做后的记录中悟出了名言名句让我感动。如父母开心,我就开心。没有太多的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孝心,只有行动才足以证明我们是孝顺的。心意做到了,多小的事,都是孝。孝不难,有心是最重要的。最后有些学生还会写一些祝福,如我的父母是个好人,岁月请不要伤害他们。中秋节那天我在孔明灯上许了个愿,希望我的父母平安长寿,万事如意。愿父母身体健康等等。

  孔老夫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和礼。仁,左边是人,右边是二。仁是二人合而为一,乃亲如一体也。

  仁————孝,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养父母,兄弟姊妹恭谨礼让,那就是仁的根本了。所以在教育学生落实孝的过程,老师必须先践行孝道,才能讲的深入人心。我工作在南方而老家在北方,每年过年时间短,车票难求,一般情况下,所以我们选择暑假探亲,我们将探亲视为践行孝道,给孩子示范孝道的过程。回家我和爱人一直陪伴在父母身边,早晨早早起床,打扫庭院。做饭时,同父母边做饭,边谈心,饭后抢着洗涮。一般回家,爱人帮父母整理洗涤并对室内进行一次大扫除,而我修理电器检查电路,改善居住环境,如装个排气扇,请人修理太阳能,买东西等等。常陪他们妈妈去庙里烧香拜佛也陪父母出去走走。每次回家我们都很充实而幸福。当我们给老人喂吃的时,孩子也会给我们喂吃的,当我们给老人洗脚时,孩子也会给我们洗脚。每天就这样不停劳作着,父母看着,父母乐着我们就乐着,这一趟就算没有白回来。我就将帮父母做事的镜头拍成照片给学生们看,老师不是纸上谈兵,老师是做例子做示范给你们看,这样学生学得真切,落实得才好。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还有很多人的生活没有我们好,而我们今天好的生活,全是父母用血汗供养供养的,所以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父母,我们要报恩,我们要感恩。

  我们教学生行孝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写行孝反思录外,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感恩父母,歌颂父母的书信比赛,对优秀习作进行张贴展览。还进行学期孝子评选活动,评出本班孝儿孝女进行奖金表彰等等。

  仁————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孝悌做好了,仁的拓展出来,那就是爱一切人一切物。我给学生看了日本蒋本胜博士的水实验,我问他们信不信,他们齐声回答,不信。我说,我也不相信,我说那我们就来做一做,来验证一下。我们做了类似的水实验的米饭实验将等量的三份米饭由学生代表装进三个透明的试剂瓶,放在讲台的抽屉里,然后将一班学生分为2组,一组赞美感恩一瓶米饭,一组慎恨讨厌另一瓶米饭,第三瓶米饭不理不睬,一天2次,在课间进行,实验进行一周。前2瓶米饭每天各能收到70个念力,一周下来就接受了420个念力。为了防止人为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我在三个班同时进行,我家里也在同时进行。结果班干部认真的,人数多的班级念力强,效果最好。θ赞美感恩的米饭有一点了发黄,有一股清淡的酒香味,慎恨讨厌的米饭有一点发黑,一打开瓶子就其臭无比,学生都不愿意来闻。不理不睬的米饭,瓶内长满了白毛,没有什么气味。熟米饭发酵是必然的,可是当我们赞美时,它朝着最美好的发酵方向进行,将香甜的酒香给予我们,而当我们慎恨讨厌,它以发黑变臭来回敬我们,当我们不理睬它时,它也以不影响我们的方式,呈现出无味和白毛来。

  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了很多结论:1、精神可以改变物质。2、世界万物都可以沟通。3、万物有灵,人的想法时刻影响着这个世界。4、万物与我一体,天地与我同根。4、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这个实验成功了,他们对我讲的就会更相信,就会去落实,后面的教导就变得容易多了。我告诉他们,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内心要少起不好的念头,因为不好的念头你从心里发出来,首先伤害的是你这个物质的身体,接着周围的人和环境统统受到伤害;你伤害的人又回敬给你,再来伤害你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你身体每个细胞被你的一个恶念各伤害了2次,若是骂集体,骂正义,更多的人来回敬给你,那你伤害就无法估计了,你的身体想健康也难呀!所以要大家心存善念就在进行环保,进行养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说思想要纯净纯善。

  θ礼,有子曰:“克已复礼为仁。”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θ对学生礼的教育,我也是先示范给他们,再讲我如何落实,有何好处,再引导他们来落实。如我上课一定给学生问好并鞠躬。在学校见到陌生人我也都会主动真诚的打招呼。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常不跟人打招呼,我就每天见到他就问候他,他开始装没听见,不好意思的匆匆而过,几个月后,我问候时,他会点头微笑,半年后,忽楼梯上不好意思叫了一声老师,我特别意外和惊喜。我终于感化了他。看来我们对人真的好,那要是经得住考验的。有一次11点多我去银行办事,我向办事人员说了声,您好,辛苦了。结果她热情主动告诉我,如何操作会划算一些,让我多一利息。你们说他们多好呀!还有我带孩子到镇上去看一位有名老中医,因为我的礼貌,我们全家人去看病不收20元的诊断费。别人对我怎样不重要,只要的是我要对别人好。讲一些我的故事之后,就教学生见了老师要问好,要礼让,落实弟子规就是在落实礼。

  一次,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近后门,早晨低头从后门入,一抬头发现我在讲台上,马上从后门倒迟出去,从前门打报告进入,再绕一圈到后面一排坐下。我就在班上表扬他亲授于本班礼仪之星的荣誉称号,接下来人人都来学习,这样做麻烦但做到了就是恭敬心。学校召开广播会,班主任在维持纪律,会一直开到下早读,我刚走出教室,就看到我班的学生在走廊拐角处读书,我问他:“你站在这里干什么?”他沮丧又胆怯地说:“我在等您。”多么有礼的学生啊!知道错了等老师说明原理,说明他心里有老师心里有纪律。第二天我全班表扬了他深情的等待。从此以后迟到的都站在外面等老师来认错。我在发奖品时,我将奖品双手捧起,学生上来却伸一只手来拿,我就将奖品拿回,他却没拿到,全班同学都笑了,接着我告诉他,要双手来拿,再鞠躬,他做到了,全班响起了掌声。同时我告诉大家长辈给东西都要双手去接,教的学问一定要在生活的落实中指导纠正对,他才能真正受益。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落实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有了好的德行,那学习会不会受影响呢?这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关心的问题。我们学校是面上学校,生源较差,20xx年我带的高三(3)班,班80人,二A考上22人二B考上18人,本科生考了40人,占了一半,这在全校历史上是新高。其它很多批次都超额完成任务。我欣喜地问学生,模拟考时本科人数根本没那么多,为什么一到高考就考那么好呢?学生都说那都是因为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20xx年我带高二(10)文科班,全班有67人,我接手时,高一期末考试有9科,总分100多分的学生就有27人,可以说是学习较差的班级。期末时,各科平均分均前进了2—3个名次,历史还成排全级平班第一名。这些数据说明落实传统文化不会浪费时间反而会提高德行和成绩。德行是根,成绩是末,成绩是德根长结出的一个小果子,德根还会长出更多的好果子,如健康,长寿,财富,智慧,快乐等等。所以德是根本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段言论,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下决心学习;三十岁时建立起自我;四十岁时成为智者,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认同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违反礼制规矩。我们也要向先师学习,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使自己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

  最后,让我们以至诚的心,

  感恩至圣先师的教诲。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