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舸注解

一舸注解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一舸》吴伟业注解:倾城:多用“倾城”二字称誉美人。此称西施。弓藏:比喻功臣受害。鸱夷:原意为皮制的袋。此处指范蠡的别号。

《一舸》注解:倾城:多用“倾城”二字称誉美人。此称西施。弓藏:比喻功臣受害。鸱夷:原意为皮制的袋。此处指范蠡的别号。作者:吴伟业。年代:清代。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舸的详细介绍:

一、《一舸》的全文 点此查看《一舸》的详细内容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二、《一舸》吴伟业其他诗词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梅村》《怀古兼吊侯朝宗》《野望》《追悼》

三、注解

倾城:多用“倾城”二字称誉美人。此称西施。

弓藏:比喻功臣受害。

鸱夷:原意为皮制的袋。此处指范蠡的别号。

四、赏析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 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论功行赏。 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 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诗人更相信后说。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亦有”与下句的“不独”互文对照,更说明在诗人看来,西施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当她牺牲自身拯救了沦亡的祖国后,必然会像范蠡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洞察越王的奸恶,也必然会怀着与范蠡 一样的“弓藏惧”作出变名易姓、浪迹江湖的抉择,以免功高震主,成为统治者权力私欲的受害者。这首诗突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女人误国的“祸水”观,史识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体现出“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赵翼)的艺术特色。

相同朝代的诗歌

《道中作·行路艰辛叹未曾》《秋堂对弈歌为范处士西坪作》《赠顾行人抱桐先生》《赤金峡道中作》《出守临安·惜别翻愁聚》《题马和之十八应真卷后》《登钟山放歌》《出守临安·丽藻争春发》《出守临安·少住终何益》《天庆宫观刘銮塑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一舸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