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要债方式包括协商、诉讼和支付令。协商方式方便但无强制力,诉讼方式可通过法院判决追债,但时间较长,需满足条件。支付令成本低但易失效,可能转为诉讼。
法律分析
要债的法律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协商方式:如果他人欠钱不还的,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后,可以协商分期还款等。该种方式比较便捷,但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保障。
2.诉讼方式: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债权人索要无果,可以携带身份证、起诉状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对方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内仍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做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种方式有执行力的保证,但是用时较长。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支付令:债权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来索要欠款。该种方式成本较低,但是容易失效继而转入诉讼方式。
拓展延伸
合法要债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合法要债的程序是指债权人依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的一系列步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法要债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债权人应当与债务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尽力解决债务纠纷。如果协商无果,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债务人偿还债务。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听取双方的证据和意见,并作出相应的判决。如果判决有利于债权人,债务人应当按照判决的要求履行债务。如果债务人拒不履行,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追回债务。合法要债程序的实施需要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结语
根据上述要债的不同方式,债权人可以选择协商、诉讼或支付令等途径来追讨债务。协商方式便捷但缺乏强制执行力,诉讼方式执行力强但时间较长,支付令成本低但易失效。合法要债程序包括与债务人协商、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和强制执行等步骤,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提出的书面异议后,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支付令自行失效。
支付令失效的,转入诉讼程序,但申请支付令的一方当事人不同意提起诉讼的除外。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