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下文为大家进行介绍。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称为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患者多表现为出血(一般较轻,多为皮肤、黏膜等体表出血,深部出血甚少见)、明显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1、化学毒物:许多研究表明,苯及其衍化物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着一定的联系,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谢产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损害染色体。
2、电离辐射:X线、γ线或中子可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长期超允许量放射线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障。
3、药物:药物是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和剂量有关,系药物毒性作用,达到一定剂量就会引起骨髓抑制,一般是可逆的,如各种抗肿瘤药;第二种和剂量关系不大,仅个别患者发生造血障碍,多系药物的过敏反应,常导致持续性再障。
4、遗传因素:Fanconi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Schwachman-Diamond综合征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性。
5、病毒感染:各种类型的肝炎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均有损害骨髓造血,引起再障或骨髓造血受抑的报道。
6、免疫因素:再障可继发于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血清中可找到抑制造血干细胞的抗体部分原因不明的再障可能也存在免疫因素。
如何预防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1、避免感染,尤其是感冒症状,临床上将病毒感染也作为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之一,比较常见的就是肝炎病毒,所以儿童在生活中应该多避免感染。
2、科学用药: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用药事项进药,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最好是咨询相关的专家辅导用药,必要时可观察血象变化,以便及时停药。
3、避免长期接触高辐射物质,因为人体长期处于辐射量高的环境中,就会导致体内全血红细胞减少,进而诱发血液病。
4、避免接触损害造血系统毒物如苯和苯的衍生物。
5、意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晚刷牙,少到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另祝大家身体健康。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