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然的网络解释是:靡然靡然,比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
靡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靡然详细内容】
⒈草木顺风而倒貌。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参见“靡草”。引《史记·平準书》:“彭吴贾灭朝鲜,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裴伦﹞自意振臂一呼,人必将靡然向之。”⒉颓靡貌。引宋曾巩《筠州学记》:“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
二、汉语大词典
(1).草木顺风而倒貌。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史记·平准书》:“彭吴贾灭朝鲜,置沧海之郡,则燕齐之间,靡然发动。”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裴伦﹞自意振臂一呼,人必将靡然向之。”参见“靡草”。(2).颓靡貌。宋曾巩《筠州学记》:“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
三、国语辞典
形容一面倒的样子,如:「靡然从之」、「靡然乡风」。靡然[mǐrán]⒈形容一面倒的样子。例如:「靡然从之」、「靡然乡风」。
四、其他释义
1.草木顺风而倒貌。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2.颓靡貌。
五、关于靡然的词语
六、关于靡然的造句
1、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先丞相林间非病故,柳太傅作文悼之。
2、经长期潜心研究和社会实践,颜元形成了鲜明独到的思想体系,并广为传布,呈现“海内之士靡然成风”的盛况。
3、事实上,现在某些农村地区,大操大办靡然成风,讲排场、比阔气,浪费过度,着实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4、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靡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
5、劳不汗马,朝野靡然,扶翼懿亲,宗社有主,祀魏配天,不殒旧物。
6、近趋欧俗,上自官府,下及学校,凡制度、器物、语言、文字,靡然以泰西为式。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