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的相关词语是: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试试看、试试。
会试的拼音是:huì shì。注音是:ㄏㄨㄟˋㄕˋ。结构是:会(上下结构)试(左右结构)。
会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会试详细内容】
科举时代,聚合各省举人在京城进行的考试。
二、引证解释
⒈明清科举制度,每三年会集各省举人于京城考试为“会试”。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儒林外史》第七回:“﹝荀玫﹞怱怱进京会试,又中了第三名进士。”清林则徐《请定乡试同考官校阅章程并预防士子剿袭诸弊折》:“臣前任京职曾充乡试考官二次,会试同考官一次。”⒉太平天囯在天京(今江苏南京)举行的考试。连同乡试,构成太平天囯的考试制度。
三、网络解释
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载,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四、辞典修订版
古代科举制度,乡试第二年会集各省举人于京师应试,称为「会试」。《明史.卷七零.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
五、关于会试的诗词
<<《送儒士伯坚赴会试》>> <<《会试榜发,久不得报,有怀同社诸子》>> <<《会试榜发》>> <<《送贡士会试京师》>> <<《金缕曲·题张仲坚象,仲坚甲辰会试中式,年二十七,未廷对而卒》>> <<《会试感怀》>>
六、关于会试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