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
中学生现 代文阅读 经典文选 》是20 17年当 代中国出 版社出版 的图书, 作者是陈 应松。《 雪夜》是 著名作家 陈应松散 文精选。 陈应松的 散文近年 受到广大 读者的喜 爱和关注 ,多篇散 文被上海 、安徽、 湖北等地 高三联考 作为考试 题目,湖 北的华师 一附中、 黄冈中学 试卷更是 多次用到 他的文章 ,如《雪 夜》《油 菜花》《 土家摔碗 酒》《感 恩大地》 《神农架 之秋》, 等等。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高中《雪夜》600字读后感
读后感:雪夜·人生
雪落了。一场罕见的雪覆盖了黑暗。月光映着雪光,将世界丿幻化为一个隐约的白昼。只不过,这光是冷的,清冷如落满冰雪的心。
芙蓉山的夜,树影在雪地上瑟瑟地摇曳,将地上的一行脚印映得更加孤寂。这一行孤寂的足迹尽头,是一个低头望雪的士子。他的目光迷茫地扫过,落在自己的影子上。嘴角抽动了一下,那是自嘲,还是自怜?
几个月摆脱不去的阴影罩在心头,或许会如影相随一般纠缠到永久。一张皇榜容得下那么多名字,为何他这样才华满腹的人,却无容身之地?当他的坟头荒草摇动时,那个毫无头衔的名字真会令故土蒙羞?
他走了几个月,避了几个月,终于在芙蓉山有这一夜的停留。苍天下这场雪,真是要给他一些暗示的。那会是什么?他没有想,也不敢想,只感到雪夜沁骨的寒凉。
远方的一间茅舍在风中摇摇欲坠,去避一避这风雪吧!他加快了脚步,茅屋渐渐明晰了。雪压得茅屋更加矮小,如同一个孤身守山的老者。柴扉“嘎——”地开了,他试探地轻轻走进小院。“请问……”他的话被一阵犬吠打断了。一只猎狗靠在柴堆边,恐吓性地叫着。他缩回一步,但并未显出一个书生应有的慌乱与怯意。连狗也对落魄的人叫吗?他的傲气与清高不能容忍这声音。他索性站着,犬吠停了。他突然觉得,这声音在空山中的一次回响,就如同上苍的一个预示。那是什么?
“汪汪……”声音重又响起,兴奋而急迫。院门开了又关上,一个披着蓑衣的人缓步走近,留在雪地上一串脚印。斗笠掀开,是一个中年汉子虬须满腮的脸,雪已落上了他的眉头。他看了一眼这位不速之客,惊愕了一下,接着笑了。“过山呢?怎么挑今天这日子?”主人像看见熟人的样子,不等客人回答,又说,“怎不进屋?这狗认生,相公别怕,它不伤人……”客人不由自主地被这话语赶进了屋。屋内,火苗的颤动中,飘出了零星的话语。
“冷吧?读书人走山路不习惯吧。”主人说着,带点自豪。
“……”
“这屋简陋了些。避避雪还行。您别客气啊。”主人捅了下火炉,火更旺了。
客人总不知说什么。这样的深山野地,只一间孤零零的小屋。心里有些纳闷: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暖和了吧?咱可活得自在,也不怕冷。”主人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有事做,有屋住着,上山打猎,很忙啊。”
客人听着,点点头。他看看背上卸下的书箱,那装着的不仅是书,也该有种最原始的希望吧?有事做,原来就是他颠簸考试的最初动机与动力?他望望屋外,雪从树上坠落,碎了,融进了那片雪地。
屋内的火越来越旺了。传来了主客轻轻的笑声。笑声里,有热情,有洒脱,很温暖。
第二天早晨,一缕阳光射入小院。两行脚印延伸下山,一行是猎人踩出的,而另一行,则是客人的。
雪地上,用断柯划下四句使这位失意者名留青史的诗行——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后,写着一个充满自信的名字——刘长卿。
[亮点透析]
《雪夜?人生》的故事或许算不得新鲜,但作者却很会经营:不让两个人物直接对面,而让落魄人先对着一座空屋;写人物的对话,也只在“火苗的颤动中,飘出了零星的话语”。习作的语言真是了得!将一个故事写成一首诗,一幅画。“他缩回一步,但并未显出一个书生应有的慌乱与怯意”,寥寥数字中,藏着多少要说的话。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