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睡眠
的认识及治 疗方法:1 . 睡眠是 人体阴阳平 衡的表现, 是人体脏腑 机能活动的 重要标志。 2. 阴阳 失衡会导致 睡眠障碍, 可根据不同 症状选择不 同的中药治 疗,如天王 补心丹、朱 砂安神丸、 桂枝甘草汤 、参附汤、 六味地黄丸 、交泰丸、 龙胆泻肝汤 、天王补心 丹、黄连温 胆汤、导痰 汤等。3. 养成良好 的生活习惯 和睡眠习惯 ,避免紧张 刺激,避免 喝浓茶或咖 啡等使人兴 奋的饮品, 白天进行适 当地体育锻 炼。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学是如何认识睡眠的?
中医学对于睡眠的产生机制是基于阴阳学说的原理而认识的,其主要有阴阳学说、卫气运行学说和神主学说三种观点。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睡眠和醒觉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阴阳消长出入变化所产生的。阴主静,阳主动;阳气衰,阴气盛,则发生睡眠;阳气盛,阴气衰,人即醒觉。这种阴阳盛衰主导睡眠和醒觉的机制,是由人体阳气出入运动来决定的。
(2)卫气运行学说。睡眠的卫气运行学说包括于阴阳学说之内,阴阳学说中阳气消长出入,指的就是卫气。卫气运行学说认为:由于卫气运行于阳经而醒觉,运行于阴经及五脏而发生睡眠。
(3)神主学说。睡眠的神主学说认为,睡眠和醒觉由神的活动来主宰。正如张景岳所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中医学所说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又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随自然界阴阳消长而变化。白天属阳,阳主动,故神营运于外,人寤而活动;夜晚属阴,阴主静,故神归其舍,内藏于五脏,人卧而寐则休息。若神不能安其舍,游荡飞扬,则会出现不寐、多梦、梦游、梦语等病症。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