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之泰然的相关单词是:not stir an eyelid、be in possession of oneself。
处之泰然的拼音是:chǔ zhī tài rán。注音是:ㄔㄨˇㄓㄊㄞˋㄖㄢˊ。词性是:成语。
处之泰然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处之泰然详细内容】
见“泰然处之”,泰然:毫不在意的样子。处:对待,处理。之:代词。也作“处之泰然”。①形容对待困难或异常情况时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用作褒义。②指对应当注意的事情无动于衷。用作贬义。
二、国语辞典
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处之泰然[chǔzhītàirán]⒈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也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引《宋史·卷四五〇·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近坦然心安从容不迫反提心吊胆惊惶失措坐卧不安成语解释处之泰然
三、辞典简编版
遇到事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 【造句】他面对强敌,依然处之泰然,颇有大将之风。
四、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遇到事情时态度镇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零˙尹谷传:江陵大府,雄据上流,表里襄、汉,西控巴蜀,南扼湖、广,兵民杂处,庶务丛集,霆随事裁决,处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亦作泰然居之、泰然处之。
五、关于处之泰然的成语
处之泰然 泰然处之 泰然居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六、关于处之泰然的法语
on se comporte à son égard avec indifférence comme si de rien n'était y rester calme,serein,placide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